发布信息

EP28. 音乐、啤酒、烧烤: 城市狂欢名片与节庆资本主义|肖剑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4-27 13:59:55     12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图片来自Woodstock官网


“五一”假期临近,文旅市场复苏,音乐节、电影节、烧烤节等各色文化节庆让人应接不暇。节庆的涌现为大众了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由此拉动的客流、消费与广告收益,也使特色节庆成为城市营销的重要手段。与今天和消费主义紧密捆绑的节庆形象相比,现代文化节庆在诞生之初其实蕴藏着自边缘挑战中心的叛逆基因,除了作为战后经济贸易复苏的重要催化剂,文化节庆也曾是“激荡的六十年代”重要的见证人与参与者。

而今,更“温和”地走入后工业时代的文化节庆,面对过度商业化的指责和节庆资本主义的批判,该如何平衡精神追求、社区维护与经济收益?在物质与文化双重“过剩”的今天,节庆文化建设又是否有可能保护和重塑“地方”的精神底色?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肖剑老师,她将带领我们回顾文化节庆被遗忘的精神线索,并分享她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进行节庆调研的经历与思考。

收听平台
小宇宙 苹果podcast 网易云音乐 
QQ音乐 荔枝播客 喜马拉雅 中信书院App
或直接扫码收听,留言与我们互动


   本期嘉宾

肖剑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2:54

缘起于平遥电影节的节庆研究之旅

4:37

作为“传播事件”的城市节庆是如何兴起的?

5:38

城市文化节庆小史:战后的经济恢复与激荡的六十年代

10:14

节庆的商业化、节庆资本主义与灾难资本主义

13:33

淄博烧烤节:单向度城市的人造辨识度

19:28

二三线城市居民欢迎节庆活动吗?

24:58

逍遥音乐节:古典乐时期的身体试验

31:40

伍德斯托克:从边缘村庄到先锋之地

42:04

小众音乐节的现状

47:44

前音乐节时代的“中国滚圈往事”

52:39

现场音乐为何对年轻人有巨大的吸引力?

57:15

从音乐节发展观察音乐产业变化



   本期节目提到的关键人物、作品与概念

阿维尼翁戏剧节(Festival d'Avignon):创办于1946年的戏剧节,是“二战”后欧洲文艺第二次复兴的代表。该戏剧节的创始人是法国著名戏剧家让·维拉尔(1912-1971),与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德国柏林艺术节并称世界三大戏剧节。

阿维尼翁戏剧节表演现场。图片来自Festival d'Avignon官网

逍遥音乐节 (Promenade Concert) :简称为“Proms”,指观众可以在音乐厅站着欣赏音乐会,并允许随意走动,犹似散步。在逍遥音乐节的现场,你可以看到与传统古典音乐会截然不同的场景:许多人身着休闲装在听音乐会,有的还喝着饮料、吃着东西,而且演到高潮处,观众们会情不自禁地大声跟唱,甚至会像看球赛一样呐喊欢呼。全球规模最盛大、也是最民主的音乐节日。

逍遥音乐节演出现场。图片来自Innsbrucker Promenadenkonzerte网站

爱之夏(Summer of Love):1967年夏在旧金山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嬉皮士运动,也被称为“爱之夏”。

“爱之夏”运动现场。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Rock Festival):世界上最著名的系列摇滚音乐节之一,首届举办于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主题为“和平、反战、博爱、平等”。

《海盗电台》:2009年由Richard Curtis 编剧、执导的电影,故事以1964年成立的“卡罗琳(Caroline)电台”为原型。

《海盗电台》电影海报

异托邦 (Heterotopia):福柯于1967年在建筑研究会上发表了题为“Heterotopia”的演讲,也被译作“另类空间”。福柯认为,当下时代处于一个空间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生活是由不同的点线而组成的同时性的、并列的网络版的生活。


   片头片尾音乐

片头音乐:Voodoo Child - Jimi Hendrix

片尾音乐:A Whiter Shade of Pale - Procol Harum(《海盗电台》电影原声)

策划 / 制作:周发发
后期:卓睿
视觉设计:KZ


信 睿 电 台

#记录知识的“现场状态”#

这是一档由《信睿周报》团队出品的学者谈话类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力图打破职业、学科界限,将更多思想资源接入知识图谱,为每个“偶然”进入我们视域的话题、事件或文化产品,提供结构化的思考与历史的景深。

 关注我们 



联络邮箱:thethinker@citicpub.com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