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都市实践新作:金威啤酒厂改造,空间即展览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3-23 19:29:10     42


22nd
/
Mar.

我们相信工业遗存的保护与改造可以重塑一个地点,重塑一种精神,工业遗存不应仅仅成为后工业时代的大众消费品,它浓缩的城市记忆应该被发掘、显影和放大,并且在未来持续生产新创意、制造无限新的可能性之中重获新生。由此,我们提出“即地制造”的主题概念,希望啤酒厂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其建筑美学价值和原有时代记忆与特质,进而成为一个城市精神的展示窗口。                      

——孟岩

© 直角建筑摄影
© TAL
金威啤酒厂位于深圳罗湖区,这里曾作为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发展成熟的片区闻名于世。金威啤酒是深圳人的共同记忆,它陪伴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第一批建设者,在这个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城市挥洒青春,追逐梦想。随着深圳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大刀阔斧的城市更新下,金威啤酒厂大部分被拆除,仅存占地约1.1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印迹。这里封存着深圳曾经的奋斗、辉煌以及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精神。
集体回忆
从工厂到实验厂,构建文化生产的舞台
© TAL
© 直角建筑摄影
都市实践的设计践行“空间即展览”的理念,从场所价值的挖掘和转化入手,通过灵活的空间介入,创造性使用工业设备遗存,跳脱日常的空间体验,让啤酒厂最终成为整合公共文化生活的城市装置与构建文化生产的舞台。
基地分析及策略
改造策略
啤酒厂拥有独特的工业建筑空间体验,然而其零散的厂房遗存在场地中无法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都市实践采用整合、插接、介入的改造策略,将场地与西侧路面1.65米,东侧约3米的高差形成的底座转化为空间叙事的基座统合原本散落的体量;以整体的力量与周围大尺度的新城市环境取得平衡。
© 直角建筑摄影
© TAL
“基座”重新组织交通成为文化空间及展示工业建筑的舞台。基座顶部为室外展区串联各建筑,内部结合现状地下空间开挖一系列下沉庭院、通道与活动空间,创造出一条空间叙事主线。场地东侧的封闭立面打开数个空间形态不一的出入口, 266 米长的街道被激活。
东昌路沿街立面 © 直角建筑摄影
东昌路沿街立面 © 直角建筑摄影
 南侧入口 © TAL
改造后的啤酒厂工业遗存新空间自南端以城市广场为叙事之开篇,经过 A、B、C、D 系列建筑及装置的改造或加建,至北端再次以城市广场作为结尾。A 座瞭望塔作为从南广场进入工遗场地的标志性建筑物,拥有极佳的观景视野,是对被拆除的水塔的精神重塑。
观景塔 © TAL观景塔 © 直角建筑摄影
© TAL
观景塔内部 © TAL观景塔内部 © TAL
观景塔室内 © 直角建筑摄影
凿开 B 座污水站、C 座曝气池建筑物原密闭的水池空间,削去表面瓷砖,裸露高耸的混凝土结构下方,红色手工砖似火焰蔓延,覆盖台阶与地面。在 B 座顶部加建 300 平方米的钢结构盒子展厅,其泡沫铝板外饰面的金属质感与主体混凝土的厚重完美融合。
B栋南立面 © 直角建筑摄影B栋 © TAL
B栋 © 直角建筑摄影B栋 © TAL
在C座曝气池顶部,金属铸铝杆件的拼接加以迷幻的灯光造就出一个金色构筑物,似啤酒泡泡在悦动。
“在地铸造”展览装置 © TAL
“在地铸造”展览装置 © 直角建筑摄影
“在地铸造”展览装置 © TAL
“在地铸造”展览装置内部 © 直角建筑摄影
“在地铸造”展览装置内部 © TAL
挖开 B、C 座中间埋在地下的圆形沉淀池,清理覆土,现出直径 18 米的混凝土水堡,改造为被地面廊道与空中钢桥环绕的景观花园,人们游走其间;在厚重裸露的池壁上开孔,窥探中心花园秘境,触摸感受工业遗存的空间魅力。  
空中连桥 © TAL空中连桥 ©  TAL
空中连桥 © 直角建筑摄影
原沉淀池改造后 © 直角建筑摄影
原沉淀池改造后 © 直角建筑摄影
 C栋下沉广场 © 直角建筑摄影
 C栋下沉广场 © TAL
D 栋是最具标志性的工业遗存场景,屋顶矗立 33 个白色筒仓,穿过楼板进入室内现身为巨大的不锈钢倒椎体,悬挂在天花板上,下方是密集有序的管道,我们有选择性地结合展览叙事予以保留或改造。
筒仓改造施工现场 © 都市实践
© TAL© TAL
© 直角建筑摄影
D1改造为多功能厅,同时在屋顶加建两层展厅。D2/D3部分保留原有罐体设备管道,生产车间变身为众声喧哗的啤酒馆。
D1栋 © TAL
D1栋 © TAL
D1栋 © TAL
D4 屋面,拔掉中间三个直径7.5米的筒仓罐体,成为户外剧场,自然光从洞口进入室内形成聚光空间,适合展览或表演。切开筒仓进入罐体,加建旋转钢楼梯、电梯等垂直交通,剥去室内瓷砖和吊顶,混凝土天花板上的倒锥形罐体与裸露的混凝土结构还原出建筑空间的工业气场;顶部以连桥穿过罐体形成空中连廊。其中一个拔出的罐体被卧倒在 E 栋屋顶,成为空间装置。
筒仓改造施工现场 © 粤海置地 摄影:张超
筒仓改造施工现场 © 都市实践
金威啤酒常设备 © 张超
展厅 © TAL
展厅 © TAL
D5栋为四层的原酵母回收间。一层天花板局部切掉,以台阶联通一二层作为展示及休息区。屋顶加建一个钢结构红色盒子,与南边A栋遥相呼应,盒子北侧落地玻璃窗,引入山体公园的绿色,成为工遗建筑群北侧面向城市的窗口。
 D5栋  © TAL
原发酵罐室内空间 © TAL
 D1栋展厅 © 直角建筑摄影
 D5栋展厅 © 直角建筑摄影
2022年12月10日第九届深港双年展在改造后的金威啤酒厂开展。展场空间即成为深双的“零号展品”。今天深圳城市中心向西发展,以商业服务行业为经济主体的罗湖区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点。我们希望通过工遗改造延续城市记忆的同时让所在城市街区从单一生产的工厂区域转变为多元文化艺术交融的生活地标。
东昌路沿街立面 © 直角建筑摄影



项目图纸

零散的厂房遗存

区位总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地下一层平面图
二层&三层平面图
四层&顶层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深圳罗湖
设计时间:2019-2022
建设时间:2021-2022
用地面积:11,025 m2
建筑面积:12,309 m2
建设单位:广东粤海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URBANUS都市实践
主持建筑师:孟岩  
建筑改造设计
项目经理:张海君(深化实施)、吴然(投标)
项目建筑师:文汀(深化实施)、Milutin Cerovic(投标)
项目组:倪若宁、程知谛、苑瑞哲、董文涵、岳然、林燕玉、廖国通(深化实施);郑植、岳然(投标);李睿、Rachael H Gaydos、黄婧娴、王誉初、林侃、高晴月、陈以宁、张丞杰、周杰 (实习) 
景观设计组 | 项目建筑师:张雪娟 | 项目经理:李冠达 | 项目组:朱江晨、高宇峰

研究及策展
吴然(研究总监)| 吴锶莹、刘雨欣(执行策展)| 王沁雪(投标、深化、策展)| 莫思飞、朱宏瑞(投标)| 宋羽、彭元麓 (实习) 

施工图合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合作:Studio 10 深圳市十间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深圳九思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C栋“在地铸造”空间装置技术支持及实施: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深圳市团河幕墙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标识设计:张烁设计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
灯光合作设计:北京远瞻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垃圾时空”灯光合作设计:角度照明(中山)有限公司
“再造车间”展厅灯光赞助:上海企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现场照片 ©UABB ©粤海置地 ©URBANUS都市实践  
摄影:胡康榆(直角建筑摄影)、TAL、张超、URBANUS都市实践

UABB相关展览
UABB“即地制造”常设展板块
学术指导:孟岩 
策展团队:吴然、牛功(SANS三思)、吴锶莹、刘雨欣
视觉设计:挪挪

展览“再造车间:原金威啤酒厂工业遗存改造设计档案” 
项目经理:张海君 
设计团队:苑瑞哲、董文涵、王沁雪|彭宇新(技术支持)

展览“即地方法”
研究策划及展览设计团队:吴然,吴锶莹,阳芮馨,牛功(SANS三思)

空间装置“在地铸造”
设计团队:文汀、张海君、孙鹏程、苑瑞哲、倪若宁、林侃、高晴月

展览“(垃圾时空)时间介质” 
展览板块:寰宇对话
子板块:寰宇城市
参展人:孟岩 × 李睿
设计团队:李睿 | 丁笑 董文涵 | 孟楚薇(个人艺术家)



编辑:邵珠琦
*本文内容来自建筑事务所
标题及版式由 ArchDaily 整理
转载或任何形式的引用请联系设计团队

点亮“在看”和“点赞”,
将创意灵感放在第一位?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