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总产量的50%),破碎率小于20%
1、润粮:
即用95°左右的开水从粮堆顶倒入,使所有高粱吸水均匀,其淀粉颗粒吸取适量的水分,高粱颗粒膨胀,为后续的蒸煮糊化打下基础。又能去除高粱中部分单宁等物质,减少前几轮次酒中产生的生涩味的影响。
2、蒸煮、糊化(第一次):
先在甑底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气压气“轻松薄匀平准”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上甑,蒸煮大约2个小时,高粱不能蒸煮太熟,也不能太嫩。
作用:目的是使其原料淀粉颗粒细胞壁受热破裂,淀粉糊化,便于大曲微生物和酶的糖化发酵,产酒生香。同时杀死原料所带的微生物,挥发除去原料的杂味,由果胶质分解出的甲醇也在蒸料时被排出。
3、摊晾、打槽、踢糟、撒曲:
摊凉:蒸煮好的高粱由人工用铁铲甩开散在地上,摊凉让温度降下来后再开展后续工作。
打槽:由人工用木铲将酒糟不停地翻开,使温度降至35°,这样可以防止酒糟温度过高将酒曲中的有益菌群杀死。
踢糟:完全遵循古法旅造工艺用身体翻动酒糟,使酒糟的匀降温至35°左右开始撒曲。
撒曲:高粱与酒曲的总体比例为1:1,但是酒曲要分8次加入,平均为高粱的10%上下,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
4、高温堆积发酵又称阳发酵和有氧发酵:
拌合后收推,品温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较矮;堆积时间4至5天,待品温上升45至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酒酪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
作用:工序是酱香型白酒的独创,工艺的核心是酱香型白酒收集香味的过程;因成品曲中酵母菌太少,所以堆积发酵是为了酵母菌迅速增长繁殖。
5、入池发酵又称阴发酵和无氧发酵:
发酵时间约30至33天定期检查避免裂缝,氧化酒糟使之病变产生霉菌,发酵温度在35至48°之间。
6、尾酒的作用:1.调节酒酪的水分;2.促进窖内再次发酵增香;3.抑制部分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4.为乙酸菌、甲烷菌、酵母菌生长繁殖提供养分。
7、糙 沙:
糙沙(总产量剩余的50%),破碎率小于20%;先润粮,然后与酒酪混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