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酿酒之初,始于自然、兴于自然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3-17 17:40:32     36

2023.03

星期五

16°

天气: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SUN

宜.开心

SUNNY DAY

忌.沮丧


茅台最早的酿酒坊名称据考查是“大和烧房”,这个信息是从茅台杨柳湾一尊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的化字炉上所铸的捐款名单“大和烧房”而获 得。其实茅台酒在清代已相当兴旺,道光年间已远销滇、黔、川、湘。咸丰年间由于战乱生产一度中断。

茅台前身三大酒坊



三大烧房


清同治一年(1862年)茅台酒坊在旧址上开始重建“大和烧房”,这以后的发展主要有三家作坊,名叫“烧房”,最先开设的是“成义烧房”;其次是“荣和烧房”、“恒兴烧房”。

成义烧房的前身是成裕烧房,于同治一年开设,创始人华联辉。华联辉祖籍江西临川,始祖康熙年间来贵州经商后定居遵义,华联辉主要经营盐业,中过举人,此见茅台出好酒,于是决定设坊烤酒,经其三代经营规 模不断扩大,起初年产茅台酒1750公斤,名叫“回沙茅酒”,华联辉之子华之鸿接办之初仍只是附带业务,直至茅台酒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之后才引起 华氏的重视年产扩大到8500一9000公斤。1936年后川黔、湘黔、滇黔公路才继通车给茅台酒的外销创造了良好条件,1944华联辉之孙华问渠扩大规 模,窖坑增加到18个,年产量高达21000公斤,其酒俗称“华茅”。

荣太和烧房于光绪五年(1879 年)设立,后更名为荣合烧房;其本为几家合伙经营,几经周折1949年荣合烧房的经营权落到王秉乾之手。当时有窖坑四个;生产能力达12000多公斤,但由于管理不善,常年产量仅有5000公斤左右,其酒俗称“王茅”。
恒兴烧房前身为“衡昌烧房”是由贵阳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台开办,周后因从事鸦片生易破产,酒房流动资金被挪用还债,生产停滞,一拖八年, 到1938年同民族资本家赖永初合伙组成“大兴实业公司”赖出资八万银元,周以酒房作价入股,扩大规模生产。后来使用各种手段迫使周把“衡昌烧房”卖给自并于1941年更名为“恒兴烧房”,到1947年年产酒量达32500公斤。赖利用其在外地的商号扩大了酒的销路,其酒俗称“赖茅”。抗日战争胜利 后;赖永初已挤身政界,当上了贵阳市参议员,曾任贵州省银行、重庆大川银行经理等职务。酱酒文化推广人士黄安潮将恒兴烧房传承下来,以贵州省茅恒酒厂 新姿生产、传承酱香酒文化。并获得中国上海世博会金奖。






古茅台一带所产的酒在西汉时期就作为贡品供皇帝饮用或地方官僚享用,但由于交通不便规模一直很小,乾隆年间开修赤水河航道,茅台成为门盐运黔的集散 地,到道光年间茅台地区商贾云集民夫门流不息,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刺激了酿造业的发展和酿酒技术的提高,正如清代大诗人郑珍所说‘酒冠黔人国,盐 登赤地河”,当时酒的独特工艺已基本形成。
1915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成义’、“荣和”(华茅和王茅)两家的酒作为名优特产送展,当时农商 部来加区分,一概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出,统称“茅台酒”,展会上茅台酒以其特有的优点征服了各国的评酒专家,被誉为世界名酒,与法国科涅克白兰 地、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从此酱酒登上国际舞台。
1951、1952年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没收的方法把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合而为一,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从此茅台酒厂不断发展壮大,虽几经波折仍艰难前进,1977年,总产量达763吨,销售387.8吨,达历史最高水平。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得到了国家领导的特别青睐,曾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为国酒,茅台酒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
茅台镇,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传奇古镇酿造着一代又一代的神奇传说,茅台酒就是那名扬中外、香飘九州的酒林至尊,曾迷倒多少政客文人,在这个有着深厚酒文化积淀的东方文明古国里,茅台镇以其特别的历史背景和迷人的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的历代名人,甚至成为有些人心中朝拜的圣地。当代诸多著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艺术家、宗教领袖,如王震、田纪云、杨波、朱学范、许德珩、陈再道、启功、伍修权、刘海粟等或参访茅台古镇、或为茅台酒题辞,其幽幽墨香为茅酒增辉。茅台酒以其至高无上的品位和国色天香的品质令众人倾倒,特别是近年茅台集团推出的陈年窖酒堪称酒中极品,填补了中国极品酒的空白。对于爱酒和热衷于酒文化者来说,为能斟上一杯五十年、八十年茅台陈酿而无比荣耀,并津津乐道。
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在国家最高层领导者的关怀和青睐下逐渐显现出其王者本色,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扮演了亲善大使的角色;其中传奇佚事孺幼皆知,哙炙人口。

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茅台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