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致新生白酒品牌的一封信(苦口婆心)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3-13 06:19:18     32

2023年将是中国白酒行业,颇具历史意义的又一新元年,这一年是全国“辞旧迎新”,彻底摘口罩的第一年。这一年我们正在经历11年以来最强的经济复苏,在百业待兴的长河里,各大酒企扬帆破浪,尤其是2022年许多具有国资背书的白酒企业挂牌上市,其中以这类酱酒集团较为突出,有幸品鉴过三家酒投产品,经过调研发现,其各家产品呼声褒贬不一。3月12晚,酒浓意未消,随兴文以致,若得复文,则非贻笑大方之家。

一、各路大鳄逆市抢驻白酒,做蛋糕赶不上分蛋糕。

首先,大概回顾2021年以来的国资背书酒企,其中贵州居多,比如遵义酱酒集团,贵州酱酒集团,华润控股金沙酒,以及贵州新动能入资的仁怀其它三家酒厂(逆势加码酒水板块,这些国资布局意义,你看懂了吗?)。重庆江津入资江小白,福建酱酒集团,以及复星控股上市酒企舍得入资夜郎古等等实例,可以说酱酒热是“此消彼长”,高手则是超前投资 ,以小博大弯道超车 ,且顺利在过去三年里顺利落地。诸多实例表明,“做蛋糕的多,分蛋糕的更多,且都以大鳄姿态,群雄角逐势必激烈,新生品牌如何孵化,如何快速长成?

二、白酒新时代,若想野蛮生长,必须事倍功半。

事实证明,站在巨人肩膀摘桃子是快速上路的有效途径,“我”只关注结果 ,至于是什么客观的方式,在良性结果面前,都是有效的。请见蓝字:

白酒新时代,站在巨人肩膀摘桃子,事倍功半

三、若需垫脚摘桃,务必耕耘品牌(酒为饮己者容)

其实食品饮料行业的经典传承的品牌非常多,纵观总结,主要在于做对两个方面(做对比做好更重要,方向错了再对也是徒劳)。

一方面、耕耘品牌是关键 经典文化是核心。

品牌的核心则是品牌文化,经典的文化才会被口口相传,形成生命力,最终推动品牌穿越周期,不断活下去!

那么品牌文化的关键一换呢?站在大众人性的角度,始于颜值,忠于品质。所以消费者常常是“一眼定生死”。

换句话说,包装“受宠”是一款酒品牌文化的敲门砖。白酒消费群体,年龄平均在45岁左右 ,他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洗礼,所以对“天方地圆,横平竖直,字正腔圆,大道至简”等等传统文化是情有独钟的,所以一款品牌白酒的设计应该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个人观点,几大地方酒投产品设计审美,应该向消费者靠拢,去掉杂糅冗长的形式,去掉快餐式流行元素,做不到雅俗共赏, 那就应彻底“去俗化”,回归到经典流传国学文化中来。

信息碎片化时代,很多事物能红极一时,但最终仍然被下一个当红事物所掩盖,白酒品牌也是,例如某白,某花等等,这便是因为其没有经典文化做支撑,故而来匆匆去也匆匆。

另一方面,培育B端是王道,最是无情是C端。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有些白酒企业在探索互联网直播的过程中,把B和C混的运营模式,价格体系混淆,拿着 B端体系,获取C端流客(下文注解),结果可想而知,近期著名的案例,则是最近传闻赴港上市的一遵义酒企。

C端散客对品牌的忠诚度和粘性薄弱,其需求往往是几瓶或者几件酒,且散客不受厂家政策合同等约束,也就谈不上契约精神,所以极其容易流失,流水无情,流客亦然。此外散客零散在各个地域,厂家若要一一对接,只怕是有心无力,费力不得好。

然而B端则相反,优质的B端群体经济实力过硬,且在当地人脉网络发达,往往能够掷地有声,有呼有应。此外,其对所代理的品牌,一定是具有忠诚度的,毕竟,代理品牌需要付出的精力要远远超过网络流客,毕竟端的是自己的饭碗,就算偶尔碗不称手,B端绞尽脑汁也会继续端着,而流客则是选择喝哪个品牌的酒,稍有不对口,则是一番换换换 !正所谓忠诚的的B端,流水的散。

总而言之,白酒新时代,新生儿最好站在巨人肩膀摘桃子,且一定要培育优质经销商群体,唯此,方可事半功倍地脱颖而出。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