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积压库存不知道怎样处理?
想找积压库存一手货源?
看这里,由于口罩的原因,我们搞了一个“经销商联盟平台交流群”,随着时间+粉丝的增长,目前也是全国最大的快消品类的经销商群,10个经销商,9个已进群,现在每天还有经销商陆陆续续的进群。选品的 求购的,清仓的,调货的等等。资源大家共享!欢迎你的加入!


>如果你是做代理的 ,搞批发部的, 商店, 超市, 奶站, 折扣店,电商, 等搞活动的,做促销的。如需要特价货的 ,看看他们的朋友圈里 每天都有几十万件( 白酒 啤酒 牛奶 饮料 等) 特价产品等待处理. 每天都在更新 价格优势特别大!
加微注意:这里都是批量发货,不零售 不散拼 行业小白请勿扰!
这里都是批量发货,不零售 不散拼 行业小白请勿扰!
加微备注:
来意!不备注不通过!
今年春晚,白酒企业接盘成为春晚大舞台的金主爸爸。同时我们还发现白酒企业还是各种媒介渠道的大金主爸爸,有屏幕和墙面的热闹地方,就有白酒广告,连各大体育赛事也逃不出白酒广告的手心。剑南春、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轮番登场,如此阔绰投放广告的行业,在当今可谓是凤毛麟角。互联网企业从来不爱这样做广告,互联网企业看重数据,投入产出比必须明细。新能源汽车则是热衷于社交平台实行精细化用户运营,你让他如此投放广告就跟要了它小命似的。同时还有好多行业,也因为行业内部的利润率不够,所以得想方设法去省钱,投放广告就要计算转化率,算好结果后,大家把自己的广告投放到转化效果最好的渠道中去。
只有白酒还在坚持传统广告营销,有热闹要掺和,没有热闹创造热闹也要掺和。为啥白酒为何热衷于这种没有ROI数据监控的传统广告形式?因为白酒行业钱多利润足,可以撑得起来这种任性的投放。这种投放方式不用去计算转化率,既然这样做就能把这件事搞成,何必再去动脑子,至于效果那就是多投广告为社会做贡献了,咱们白酒与其他企业共享财富。
一、高额的营销费用有用吗?明显没用
2021年,16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显示,总共支出广告宣传及促销费用210.93亿元,占总销售费用的69.15%,其中浓香型阵营的五粮液广告宣传及促销费用为50.05亿元,泸州老窖为29.08亿元,古井贡酒为21.69亿元,洋河股份为19.12亿元;而酱香型阵营的茅台,广告宣传及促销费用为23.63亿元;清香型咱们就不算了。
同样是2021年,酱香型白酒连续七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5%,占中国白酒行业营收的31.5%。浓香型白酒企业花了高额的广告费用,并没有挽回整个浓香型阵营的颓势,作为整个行业龙头企业的酱香型企业茅台,广告支出竟然只有五粮液的一半。
2022年上半年,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的营收增速都在20%以上,贵州茅台17.2%,五粮液则以12.17%垫底。也就是说浓香的五粮液花销最大,营收增益反而最小。
面对这种局面,很多酒企的营销部门私下都是拿五粮液做反面教材,反思自己。但是搞起营销来,咱们还得无脑的投放广告,毕竟公关需要动脑筋,见效时间长。
首先咱不投放广告,行不行?先直接给结论,不行!白酒和汽车、手机、电脑、饮料、乳制品一样,都需要投放广告,因为产品需要展示。但是其他企业都是投放可监控ROI转化的广告,只有咱们白酒还是抱着不可监控转化的广告不撒手,不搞精细化运营。
部分酒企已经在搞精细化运营,效果还非常明显。以洋河与古井两家在黄淮产区并存的大厂来看,洋河在营销上开始进行精细化投放,而古井还是大手笔老套路,最终呈现的结局就是,古井在安徽本土市场,都受到洋河的冲击,份额逐渐减少。
说白了大部分白酒行业的人就是不爱动脑子,还是人傻钱多,广告商速来的模式。利润只有5%的小米,就是疯了都不敢跟利润50%的茅台去同频思考问题,何况茅台可是国内酒企数得上号的讲故事酒企。
既然有试用新套路的酒企,那就不缺第二家,还在老套路里打转的企业可要注意了,没准会栽个大跟头。
二、酒企需要品牌故事,但是酒企的公关团队真是一言难尽
精细化运营酒企需要一个品牌故事,一个好的品牌故事打造者就是企业的公关团队。企业公关除了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在当地有一个良好形象,能够在媒体中有一个良好的口碑;还要在所在市场中,形成一个话语体系,把自己声音传出去,已达到对潜在用户的心灵占领,这属于长期行为。这种行动应该有一整套完整的策划和营销方案,但是我们的白酒企业公关团队做不到。
为啥公关团队不能打造品牌故事呢?主要是由于咱们国内酒企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我让你公关部策划一个东西,在我这个任期就要见到利好。可打造好故事本身就是长期行为,我都下台了你这个公关行为还没效果,得后任企业领导才能生效,光让我栽树,不让我乘凉,这种行为我没耐心去等。至于树立白酒企业可持续品牌价值的故事,这出公关大戏太长了,就留给后任领导操心吧,于是一位现任领导将责任推给后任,后任又推给后后任, 后任何其多啊 。而主管这个公关工作的领导,也是随时更换,一个领导一个思路,你让公关部干啥?
所以白酒企业的公关部就是做做媒体接待,维护一下各路神仙的关系。出了事情,对本地来说,白酒企业都是纳税大户,本地企业和媒体自然不需要他们公关,本地自己就会搞定。对外地媒体朋友,白酒企业还是要安抚一下,这时候公关部就出动了,公关说白了就是和媒体朋友称兄道弟,强调大家都是朋友兄弟,酒可以随便喝,话可别乱说。
白酒企业的销售论成败本来是最适合立人设投放精准广告的,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反而更加关注现时结果,投放传统广告就更出彩,更博人眼球。
三、酒的故事需要连贯性思维
白酒,产品本身很稳定,就是粮食+水+时间的故事,它不像互联网大佬讲起快速迭代的技术,滔滔不绝。纵观全球,法国人把酒的故事讲得最好最圆满,法国红酒的价格也是最高的,连国内偶像剧都张口闭口82年拉菲,我家在波尔多有个酒庄。而且法国人这个故事一直还在讲,故事内核不变,时时更新。
中国只有茅台提供了一个完整立体的故事,从产区、品牌、工艺、人文、用户都讲到了。全国消费者都知道茅台是好酒,是稀缺资源,所以即便贵,喝酒就喝茅台。这样一个可持续的品牌故事,是15秒左右的广告可以做到的吗?我认为只有公关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可公关完成这一任务最需要时间,故事需要的方面太多了,有宏大的叙事,有整体的规划,然后用持续不断地重复、传染侵入用户心智。而且这个故事只能从一个故事内核出发,咱们酒企,换个领导换个思路,很难像法国人一样一讲就是几百年。
四、需要升级营销人才储备
输出一个可持续的品牌故事,需要人才。可很多酒企自身的公关,都是用不了几年就会转岗,大部分公关都是调去做了销售。因为酒企是销售导向型企业,什么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都不行,咱卖东西的销售永远是酒企里的大拿。至于你公关部,哪凉快你就自己猫着去,别在咱销售眼前碍眼。所以酒企如果去挖一个互联网企业的公关,人家根本就不来,你家不但钱给的少,还不当我们是盘菜。人家会认为酒企里的公关部就是吃吃喝喝,这根本不算公关。
如何让高级人才,愿意来白酒行业,这想要品牌成功的白酒企业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