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变化的标尺,空间是更迭的参照,时空为证,见证了前行者的脚步。从岗亭窗口工作人员到五星级服务区负责人,从最初的“要上好岗亭八小时”,到“我要敲开司乘的心门,把关怀传递进去”……严子楠十年如一日,扎根于基层一线,勤恳践行着企业服务理念,用行动和奉献诠释了“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初心使命,火热的青春在江西高速公路上绽放职业文明之花。
本期人物|严子楠
第九届“中国路姐”
“心底有抹‘映山红’”
“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井岗山的茶叶甜又香啊……”晨光中,严子楠用歌声传播井冈山红色文化,引起司乘对革命精神的追忆与共鸣。她说:“我出生在井冈山下的将军县永新,是听着井冈山红色革命故事长大的。”
2013年,严子楠在井冈山收费站实习,成为了“映山红”班组的一员。“在这里,班组成员间友爱互助让我倍感温暖,尤其是她们身上的那股干劲更促使我飞速成长。”严子楠回忆道。
实习时,严子楠发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每位窗口工作人员进入岗亭后都很少喝水。她曾私下问过带着她的“师傅”,对方只是笑着说:“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后来,当她守在岗亭服务南来北往司乘时,也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
那时,车道入口还是人工发卡。有时太阳折射到摄像头上,会导致抓拍的车牌号不准确,需在电脑端手动更正。旅游高峰期的车流量很大,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服务4千多辆,每辆车的平均发卡时长不超过5秒。于是,她尽量少喝水,减少跑厕所的次数,努力让每一辆车快速通行。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速公路上日新月异,智慧化、智能化、科技化设备越来越多,入口人工发卡变成了自动发卡机,出口也全部智能化。“车辆通行越来越便捷。”严子楠说道,“近十年来,不仅出行变得越来越便利了,‘高速映山红’品牌也一直陪伴着我前行。”
2015年,省交通投资集团筹建了莲花所,严子楠被调任至该所。那一年,“高速映山红”品牌着力打造江西高速公路首个以全国道德模范命名的收费班组,在这里成立了“龚全珍班组”。
“班组授牌那天,我们见到了龚全珍阿姨。”严子楠说,“也是从那天起‘真诚服务 追求卓越 勇创一流’这12个字在我心底彻底扎根。”据悉,自成立以来,班组以龚全珍为榜样,以热情、真诚、优质、高效、灵敏、快捷的服务,赢得南来北往司乘人员的赞叹,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评过江西省“工人先锋号”、中国“最美路姐团队”。
严子楠曾多次感叹:“在这的5年多时间里,我更深切地感受到‘高速映山红’品牌的力量,在学着奉献与担当中逐渐成长。”
2020年,再次因工作变动,严子楠被调任至高速公路服务区。这次,她不仅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而来,还有“映山红”精神。每年春运期间,同事总调侃她“有一件脱不下来的‘反光背心’”。那是因为春运是返程高峰,为了快速反应,她总是穿着反光背心,一旦对讲机那头传出情况,便能快速飞奔至现场。
曾与她共事过的肖先锋说道:“当时,严子楠每天工作时间长达20个小时,总是冲锋在一线,身上的那股干劲,深深感染了周围的同事。”
“开始的开始,也曾彷徨……”
“沉着冷静”“干练”“细心”……这是现在同事们眼中的严子楠。但,在刚加入江西高速事业时,严子楠也曾因要面对南来北往的司乘而常常“神经紧绷”。
“那时刚参加工作,站内实行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而且突然一下子又要接触来自五湖四海的司乘,一开始真的有些彷徨,每天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严子楠回忆道。
“小姑娘,谢谢你!”“小姑娘,你笑起来真好看,服务很贴心。”在岗亭,严子楠也总能听到来自司乘的温暖回应,这让她倍感暖心,精神也逐渐放松。在日复一日中,严子楠慢慢习惯了岗亭生活,每天重复着的文明用语、文明手势,也成了一种周而复始的乐趣。
那时,严子楠常对自己说,“我要上好岗亭八小时”。工作中,她时刻让自己保持良好状态,用微笑与热情服务好来往司乘,遇到特殊情况还会记录下处理方法,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工作效率。那一年,她9次获评“微笑服务明星”。
三尺岗亭,几度春秋。2020年1月,集团内部员工开始竞聘上岗,严子楠萌生了去挑战服务区工作的想法。“我想要趁着年轻,多挑战下自己。”提起这件事,她的眼中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不久之后,她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畅行公司所辖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一员。
面对全新又陌生的工作环境,经营、财务、文秘、综合、物业等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严子楠干劲十足,一步步从基础做起,即使每晚加班到12点多也乐此不疲。
回首三年抗疫路,面对每次的突发疫情她更是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我们是党员,哪里需要哪里去’,这是我爱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严子楠笑道,“他也是高速公路服务一线的工作人员,虽然我们没有时常在一起,但我们一直守望相助,热爱着江西交投这个大家庭。”
“每天都要比昨天更好一点”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严子楠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了拥有更加良好的仪容仪表,严子楠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报了形体礼仪专业课程。她说:"我希望每天都要比昨天更好一点点。”
正所谓功不唐捐。在严子楠的努力苦练和积极实践下,2020年8月,她顺利成为一名全国礼仪指导师。
2021年年底,严子楠被选中前往进贤服务区参加“燎原计划”内训师培训。在21天封闭式集训中,她凭着精湛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被评为2021年度“燎原计划”员工服务培训“优秀学员”。培训结束后,她将“服务礼仪”“标准六常法”“商品陈列12条原则”等专业知识带回泰和东服务区,通过“学习——实践——学习”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运用,不断提升服务区的综合服务水平。那时,她带领着泰和东服务区做到了零差错、零投诉,得到了过往司乘的一致好评。
经历了一场一场培训,严子楠成为了一名内训师。通过一堂堂课、一次次督导,她手把手地将文明用语、文明手势等业务知识传授给了更多服务区的工作人员,与他们共同进步。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这是我在严子楠身上看到的。”泰和东服务区工作人员曾晋禄说,“从她身上,我学到了责任、坚守与奋勇向前。”
就这样日复一日,她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从服务区管理员逐渐成长为服务区负责人。2021年11月,严子楠带领团队冲刺五星级服务区。
五星级服务区代表着完善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水平,是对一个服务区的高度肯定。为此,严子楠一个月没有回家,带领团队不断完善内业资料和外场的环境,最终在2021年12月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泰和东服务区被评定为省高速公路五星级服务区。
“把每次帮助司乘当作一种快乐”
无论是收费站还是服务区,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行窗口、休憩驿站,更是传递文明的大窗口。
在泰和东服务区有一群“红马甲”,总是出现在应急救援、保通保畅的第一现场,用温暖的微笑和贴心的服务解决司乘的急难愁盼。严子楠是“红马甲”党员先锋队的成员,她用行动让服务不仅仅止于脸上的微笑,更是用心灵绽放文明的光芒,感动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司乘对严子楠的评价。2022年11月初,正值外场巡查时,一位司乘冲过来,焦急地对她说:“我父亲身患心脏病,我们自驾从福建泉州回老家贵州贵阳疗养,行至中途才发现父亲制氧机电池容量过低,一旦没有制氧机,父亲将会很危险。”了解情况后,严子楠二话不说,立即与同事急忙准备好所有的工具,从室内将接线板迁至室外为制氧机接上了电源充电。30分钟左右后,制氧机充电完成。
也有人赞她“热心服务,为民解忧”。2022年10月1日正值国庆假期,车流人流量增大,晚上10点多,严子楠还在巡查。这时,一位司乘致电给她,十分焦急地表示自己的包不慎掉落在服务区餐厅,那是儿子特意打暑假工买来送给他的,意义非凡。得知这个消息,严子楠立马赶到现场,很快在餐桌底下将其找回,并归还给司机。事后,司机再次路过服务区时,特意送来了一面写有这八个大字的锦旗以示感谢。
“当时很意外,也特别感动。”严子楠说,“我把每次帮助司乘当作一种快乐,承载着我小小的成就感。”
业余时,严子楠还会带领“红马甲”一同在服务区开展志愿服务,清理白色垃圾瓶,让“红马甲”的“红”成为服务区里一道靓丽“风景线”。碰上节假日,她总是带领服务区的同事们一同在外场设置便民服务台,为过往司乘提供红糖姜茶、矿泉水、便民药箱等贴心服务。
有司乘曾笑着表示:“旅途疲惫时,我常在服务区小憩一会儿。你们的服务让我感到格外亲切、温暖。”
时间酿酒,余味成花
编 辑 丨 刘 鹏、张文兰
一 校 丨 程 咪
二 校 丨 刘 健
责 编 丨 纪 敏
编 审 丨 刘文豪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