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涨!涨!白酒涨价声此起彼伏,是刚需还是内需?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2-28 20:38:20
25

今年春节,在“返乡潮”的刺激下,探亲、宴请的消费量增加,使得白酒的消费回暖。到了节后,白酒行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涨价风潮。很多产品相继爆出了涨价的信息,其中洋河、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头部品牌首当其冲。这样的涨价行为让消费者吐槽到,消费升级了,什么都涨,唯独工资不变;同时也让渠道商苦不堪言,这代表着又要提前进货了。无独有偶,最近一段时间内,食品行业包括娃哈哈、农夫、怡宝等众多知名企业也纷纷涨价,且每个品牌的调整幅度各不相同。新形势下,消费重回复苏期,伴随着白酒企业在过去一年的靓丽的财报数据,以及节后此起彼伏的涨价声,是否意味着白酒企业今年的春天又将阳光灿烂。2月2日市场层面获悉,自2023年2月15日起,52°水晶剑南春500ml装单瓶的价格将上调20元。此次提价为全国性提价,有经销商表示春节期间剑南春销量确实不错,利润还行,就是库存压力依然较大。2月8日,泸州老窖特曲酒类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通知:即日起,泸州老窖特曲老字号产品实行《价格双轨制》,即计划外配额52度结算价格按照每500ml上调30元、38度结算价格按照每500ml上调20元执行。2月17日,泸州老窖发布产品配额制公告,52度500ml泸州老窖1952产品计划外配额价格上调40元/瓶;自2023年3月20日起,该产品的经销客户计划内配额价格上调20元/瓶,保证金调整为60元/瓶;十天之内连发两份涨价通知,泸州老窖无愧于行业涨价“先锋”的名号。2月16日,洋河相关人员发布消息称,公司已全面停止接收全国经销商M6+产品订单。有消费称终端采取配额制分配订单,市场价格同步上涨。2月11日,仰韶酒业发布通知,自2023年2月21日起,仰韶彩陶坊·文化装开票价上调20元/瓶;仰韶彩陶坊·献礼中国开票价上调8元/瓶;仰韶彩陶坊·献礼500开票价上调7元/瓶。2月20日,珍酒发布产品价格调整通知。通知显示珍八、珍五打款价分别上调20元/瓶;老珍酒打款价上调10元/瓶;另外,根据酒经纵横从市场层面搜集的信息来看,茅台53°原箱飞天茅台单瓶批价从二月初的2940涨到了2995;茅台53°1935单瓶批价从1100涨到了1160;这样的现象也正好对应了“白酒每逢佳节前后必涨价”的说法。事实上,停供挺价是白酒企业的常规手法,因为头部企业掌握的优势产能,在供需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所以通常会通过停货+涨价配套手法抢占渠道资金,抢占终端库容和陈列位置。同时提价一方面可提升品牌价值,另一方面也可规避部分经销商甩货行为。我们看到本轮涨价潮,以头部名酒和区域龙头酒企为主,价格带集中在中高端、次高端。一方面表明了行业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明显,名酒企业拥有足够的涨价底气;另一方面中高端、次高端腰部价格带率先复苏,同时这也是当前白酒消费的主流价格带,对业绩增长有紧密的联系。在白酒的每一次涨价背后,都伴随着来自于渠道的“囤货效应”。通常,酒厂在涨价之前都会放风给经销商,以便让大家有一个缓冲期。此时,对酒厂信心十足,对涨价后的市场心存较好预期的经销商,往往都会在正式涨价之前提前向酒厂打款进货,通过提前储备、主动增库存的方式,来赚取涨后利润。过去的一年,虽然行业头部企业一片向好,但其实整个行业处于缓慢复苏期,经销商们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因此对于涨价,少数经销商颇有微词,虽然今年春节销量回暖,但并不能抵消经销商整体库存的压力。去库存和稳定市场价格才是最紧要的工作。对于行业头部优势企业来说,涨价是彰显企业实力,提升企业地位,维持品牌势能的一种行为;对于省级名酒和区域强势品牌来说,涨价是抢夺区域市场定价权,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种行为;对于一般区域性酒企来说,涨价只是维持品牌声量的一种跟风行为。面对市场的压力和成本的整体上涨,提价也确实可以缓解压力。但是单靠涨价来实现更好的盈利不是最为重要的,对于品牌而言,涨价的背后更多还是需要回归到产品层面上。如果只是盲目跟风上涨,但产品本身并不能使人信服,毕竟这些产品并不是无可替代的,也不是必需品,消费者同样可以选择竞品。所以对于品牌而言,涨价也面临着风险。另外从品牌层面看,市场整体的涨价虽然能给放大利润空间,但是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不同,品牌涨价对于他们而言反而是好感度的下降,没有其他的价值赋能,只是简单的涨价,用户大多时候都不会买单。涨价就像一把双刃剑,并不是每个品牌都有实力掌控定价权。疫情三年,重新找回消费场景的白酒行业处于恢复期,在去库存的背景下大规模涨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消费力降低不利白酒价格上涨。今年市场环境处于复苏阶段,将会进行缓步调整,量价也会缓步上升。目前白酒市场最关键的是去库存,才能良性发展,对于动销不好的产品,可能会深度调整。但动销好的产品,才会量价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