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时候,我们付费是为了跳过广告
但也有一些时候,我们会心甘情愿为广告本身买单——比如东京 ADC 展
这不是一个外行走进去就能立刻“看懂”的展览,它不像一般艺术展那样试图传达某种情绪或观念,而更像是在展示一个行业的思维方式:广告和设计,是如何一起构建我们的生活日常的。从日常接触的消费品牌(三得利、ipsa、不二家)到厕所标识、货运飞机设计,从狭义的广告一步步打开视野,直到看见创意本身
现场看下来,确实很多不明觉厉,但多数作品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干净、克制、清爽
有些作品,只是很简单的线条,但是却很鲜活以及有记忆点(p6-8) ,有些作品元素很繁多(p15) 但可以做到观感很和谐
国内为什么有些大字报广告总是被人诟病丑,是因为他们看似元素上很克制(只有产品➕文案),但是背后的逻辑完全不克制甚至是强制,我打广告只负责把我的产品放到你面前,你不想看也得看,再丑也得看
看完 ADC 展我的感受是,广告不仅是for selling,也是 for branding,好的作品同时是在传递一种品牌态度,在塑造可被记住的美学感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设计,它是广告里最有温度也最有力量的部分
#小红书艺术发光计划 #有趣小众展览 #身边的设计 #展览展示 #当代艺术展 #可持续展览 #展览设计 #设计展 #aha艺术季 #ADC展
但也有一些时候,我们会心甘情愿为广告本身买单——比如东京 ADC 展
这不是一个外行走进去就能立刻“看懂”的展览,它不像一般艺术展那样试图传达某种情绪或观念,而更像是在展示一个行业的思维方式:广告和设计,是如何一起构建我们的生活日常的。从日常接触的消费品牌(三得利、ipsa、不二家)到厕所标识、货运飞机设计,从狭义的广告一步步打开视野,直到看见创意本身
现场看下来,确实很多不明觉厉,但多数作品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干净、克制、清爽
有些作品,只是很简单的线条,但是却很鲜活以及有记忆点(p6-8) ,有些作品元素很繁多(p15) 但可以做到观感很和谐
国内为什么有些大字报广告总是被人诟病丑,是因为他们看似元素上很克制(只有产品➕文案),但是背后的逻辑完全不克制甚至是强制,我打广告只负责把我的产品放到你面前,你不想看也得看,再丑也得看
看完 ADC 展我的感受是,广告不仅是for selling,也是 for branding,好的作品同时是在传递一种品牌态度,在塑造可被记住的美学感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设计,它是广告里最有温度也最有力量的部分
#小红书艺术发光计划 #有趣小众展览 #身边的设计 #展览展示 #当代艺术展 #可持续展览 #展览设计 #设计展 #aha艺术季 #ADC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