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构建2030/2035年新能源消纳体系,核心要点如下:
一、战略目标
1. 时间节点:
• 2030年:建立多层次消纳体系,新增用电需求主要由新能源满足(年消纳2亿千瓦以上)
• 2035年:建成高比例新能源适配的新型电力系统
2. 核心指标:沙戈荒基地、海上风电等场景消纳率提升至90%+(当前约75%)
二、四大突破方向
1. 空间布局创新:
• 沙戈荒基地:外送+就地消纳双轨制,建立送受端责任体系
• 水风光一体化:依托西南水电调节特性增配新能源(雅下基地为重点)
• 海上风电:近海集约化开发+深远海基地建设,海缆廊道统一规划
2. 市场机制改革:
• 电力交易:缩短中长期周期,推广多年购电协议,省间现货交易常态化
• 价格机制:创新海上风电送出定价,健全储能容量电价,试点居民分时电价
• 主体准入:允许分布式新能源、虚拟电厂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3. 技术生态协同:
• 绿氢/氨产业链:打造\"灵活负荷\"调节系统
• 算力-新能源联动:数据中心与清洁能源协同布局(PUE≤1.2)
• 高载能产业西迁:引导电解铝等向西部清洁能源区转移
4. 基建升级:
• 调节能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电站组合部署
• 电网改造:主配微协同架构,跨省通道扩容(特高压新开工3条)
• 车网互动:V2G技术规模化应用
三、产业影响
1. 直接受益领域:
• 新能源运营(龙源电力、三峡能源)
• 储能系统(宁德时代、阳光电源)
• 特高压设备(许继电气、国电南瑞)
2. 潜在风险:
• 西部消纳能力与产业转移进度匹配度
• 绿证-碳市场协同机制落地效果
该政策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发展从\"规模优先\"转向\"消纳为王\",通过市场+技术+空间三维重构,破解弃风弃光难题。 #十五五 #十五五数字化 #十五五规划研究课题 #十五五通信行业转型 #十五五规划电池
一、战略目标
1. 时间节点:
• 2030年:建立多层次消纳体系,新增用电需求主要由新能源满足(年消纳2亿千瓦以上)
• 2035年:建成高比例新能源适配的新型电力系统
2. 核心指标:沙戈荒基地、海上风电等场景消纳率提升至90%+(当前约75%)
二、四大突破方向
1. 空间布局创新:
• 沙戈荒基地:外送+就地消纳双轨制,建立送受端责任体系
• 水风光一体化:依托西南水电调节特性增配新能源(雅下基地为重点)
• 海上风电:近海集约化开发+深远海基地建设,海缆廊道统一规划
2. 市场机制改革:
• 电力交易:缩短中长期周期,推广多年购电协议,省间现货交易常态化
• 价格机制:创新海上风电送出定价,健全储能容量电价,试点居民分时电价
• 主体准入:允许分布式新能源、虚拟电厂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3. 技术生态协同:
• 绿氢/氨产业链:打造\"灵活负荷\"调节系统
• 算力-新能源联动:数据中心与清洁能源协同布局(PUE≤1.2)
• 高载能产业西迁:引导电解铝等向西部清洁能源区转移
4. 基建升级:
• 调节能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电站组合部署
• 电网改造:主配微协同架构,跨省通道扩容(特高压新开工3条)
• 车网互动:V2G技术规模化应用
三、产业影响
1. 直接受益领域:
• 新能源运营(龙源电力、三峡能源)
• 储能系统(宁德时代、阳光电源)
• 特高压设备(许继电气、国电南瑞)
2. 潜在风险:
• 西部消纳能力与产业转移进度匹配度
• 绿证-碳市场协同机制落地效果
该政策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发展从\"规模优先\"转向\"消纳为王\",通过市场+技术+空间三维重构,破解弃风弃光难题。 #十五五 #十五五数字化 #十五五规划研究课题 #十五五通信行业转型 #十五五规划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