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望丛文学”

图:作者提供
文: 刘向东
酒

客官,你见过或喝过有颜色的白酒吗?
白酒都是无色透明的,怎么会有颜色呢?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心存疑虑。之前我也是闻所未闻,但是,去年我偶然品到红毛烧酒后,可谓一见钟情,爱不释手,从此别无所求,我的眼中只有你。
和所有人一样,我也好奇,红茅烧酒为什么是红色的,是泡酒?还是加了色素?
带着疑问,我来到四川盐运第一码头,千年古镇自贡仙市古镇,古镇上有一家始建于民国初年的酒厂,名字就叫自贡仙市古镇酒厂。
年轻的胡厂长热情地接待了我,带我参观这个面积不大,却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朴酒坊。据他介绍,红茅烧酒酿酒绝技源自唐宋,精选川南糯高粱,采用传统固态酿造技术精心酿制而成。红茅烧酒的前身为“荣州红酒”,在唐代时期就已是四川名酒了,也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官酒”和“贡酒”。唐德宗时期,红茅烧酒作为“贡酒”进贡朝廷,前后长达140余年。唐代诗人杜甫赞曰:“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宋朝淳熙元年(1174年),陆游摄政荣州(今自贡荣县)70天,期间,为红茅烧酒写下“鹅黄名酿何由得,且醉杯中琥珀红”的佳句。红茅烧酒中未添加任何色素、香精、甜味物质,酒液中富含10多种氨基酸及葡萄糖、维生素等多种自然营养成分,所以味觉感知特别丰富,别有一番甘醇柔软的滋味:入口甘美圆润,醇香浓郁,绵柔悠长。具有饮后不口渴,不辣喉,不上头,不刺激胃,醒酒快的特点。
那红茅烧酒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呢?我迫不及待的提出我的疑问。
因为由纯红高粱酿造的白酒经过二次密传回窖工艺,就是将糖化(酿酒的其中一个工序)后的高粱按一定比例封坛在原浆高粱酒中,浸泡数月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原浆白酒吸收了红高粱的淀粉和氨基酸,所以酒液呈现出的是红高粱的本色,金红透亮,吉祥喜庆。胡厂长不紧不慢的说到。
这么好的酒,为什么没有知名度呢?我抛出第二个疑问。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胡厂长沉默了一回儿回答。红茅烧酒因工艺复杂,原料成本时间成本高,我们厂只在每年下半年生产两次,产量极为小众,每年酿出的酒当年即可售罄,所以也就没怎么宣传,导致知名度低。现在市面上红茅烧陈年酒更是极难见到,你倒是可以买一些红毛烧来存放起,值得收藏。胡厂长对我建议。因为红茅烧酒古法酿制技艺传承至今,依然保持着全手工生产的传统技法,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的酒厂成千上万,但只有四川的自贡、内江一带才能生产红毛烧,它是唯一有颜色的白酒。
说到知名度,其实历史上红毛烧也曾红极一时,风光一方。胡厂长继续介绍。到乾隆年间,因当时只有俩母子在做这种酒,四川一毛姓文人,自号“毛公”,便将该酒取名:“母子酒”,并赋诗一首:烟波渺渺雾飘飘,富贵神仙国舅曹。母子辛劳酿玉液,开怀一醉红毛骚。故而又有人称为:“红毛烧”,“富贵酒”,后来又叫“红茅烧”,这就是“红毛烧”酒的来源。
清朝四川唯一状元骆成骧,竟然与红茅烧酒还有一段不解之缘。
光绪年间,被慈禧太后称为“字妖”的川南名士包弼臣在资州任学政(相当于地区教育局长)。此人嗜酒如命,对红茅烧酒情有独钟,常将酒液装入紫砂壶内,随时都要啜几口。他爱写字,但是没有喝酒便无精打采,写的字也软绵绵的,毫无神韵;一旦喝了红茅烧酒,他便神采飞扬,写的字龙飞凤舞,笔酣墨畅,力透纸背。一天早上,他的学生骆成骧向他请安的时候,他正在饮酒写字,见到得意门生来了,便即兴在宣纸上写下“巴蜀红茅烧赤壁”,作为上联,叫学生作对,骆成骧稍一沉思,脱口而出“曹刘煮酒论英雄”,包弼臣听了连声叫好,夸赞学生才思敏捷,必成大器。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骆成骧参加殿试,因在试卷结尾写上“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八个字打动了光绪帝,被钦点第一,成为三百年清朝中四川唯一状元。
同年,状元公回乡省亲,资州州牧高培谷和学正包弼臣为之设宴接风,包弼臣请人专门精酿了两坛红茅烧相庆,在宴会上推杯换盏,喝得精光,使得红茅烧更加盛名远扬。
民国初年,骆成骧被推选为四川省议会会长,客居成都,与赵熙、林山腴、徐子休等十二位社会名流结为“五老七贤”,经常聚在一起诗酒唱和,讥评时政,而每次聚会都是以状元公从家乡带去的红茅烧助兴。赵熙说:“这酒很怪,最合我们这些酸文人的口味。包夫子是字妖,写的字是妖字;我们这些老朽被人视为怪物,就喝这种怪酒吧。”此后,红毛烧酒声名日誉,一时占尽风流。
摆完红毛烧的故事,时间已近中午。胡厂长拿出一瓶红毛烧,邀请我共进午餐,走!今天我们就喝红毛烧。
现代诗| | 刘美英:谷雨辞
现代诗| |吴翰水:雪莲花
你是美丽的天心月圆
你是盛放的梦中白莲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最美的才女,你是人间四月天
诗观: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

望丛文学
关注资深文学平台
欢迎点赞并转发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