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锂离子电池(LIBs)在低温下容量显著降低,主要是由于商业碳酸乙烯酯(EC)基电解液熔点高且与Li⁺配位能力强。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陈人杰、陈楠团队提出了一种辅助因子助力弱溶剂化电解液(CAWSE),用于低温条件下石墨负极的充电。通过在1 mol·L⁻¹的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四氢呋喃(THF)电解液中引入2H,3H-全氟戊烷(HFC)作为辅助因子,调节THF的表面电荷分布,诱导溶剂分子围绕Li⁺重新排列,显著抑制溶剂与石墨的共嵌入。这种溶剂化结构有效降低了去溶剂化能,稳定了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增强了Li⁺的传输动力学,并降低了低温下的极化电阻。CAWSE展现出高离子电导率(在-70℃时为1.3 mS·cm⁻¹)和高Li⁺迁移数(tLi⁺ = 0.58),使得Li || 石墨电池在-50℃下能够稳定循环。在-40℃时,电池保持182 mAh·g⁻¹的放电容量,10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2.4%。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溶剂化结构重排策略,为开发无共嵌入的低温石墨基LIBs电解液提供了新见解。#博士 #文献阅读 #锂离子电池 #科研日常 #石墨负极材料 #新能源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陈人杰、陈楠团队提出了一种辅助因子助力弱溶剂化电解液(CAWSE),用于低温条件下石墨负极的充电。通过在1 mol·L⁻¹的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四氢呋喃(THF)电解液中引入2H,3H-全氟戊烷(HFC)作为辅助因子,调节THF的表面电荷分布,诱导溶剂分子围绕Li⁺重新排列,显著抑制溶剂与石墨的共嵌入。这种溶剂化结构有效降低了去溶剂化能,稳定了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增强了Li⁺的传输动力学,并降低了低温下的极化电阻。CAWSE展现出高离子电导率(在-70℃时为1.3 mS·cm⁻¹)和高Li⁺迁移数(tLi⁺ = 0.58),使得Li || 石墨电池在-50℃下能够稳定循环。在-40℃时,电池保持182 mAh·g⁻¹的放电容量,10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2.4%。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溶剂化结构重排策略,为开发无共嵌入的低温石墨基LIBs电解液提供了新见解。#博士 #文献阅读 #锂离子电池 #科研日常 #石墨负极材料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