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白酒,你说的甜是什么甜?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2-22 14:40:39     50

糖果、甜品、水果......人们都喜欢带甜味的食品,对甜味的喜爱,是人类,也可以说是哺乳动物的一种本能与天性。食物中的甜味物质主要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即单糖和双糖,如蔗糖、乳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它们在营养学上的作用,就是在体内生物氧化,提供热能。

因此,嗜甜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甜味代表能量,嗜甜能够帮助生物获取足够的营养。

在白酒行业中,甜味也是产品重要的感官属性。白酒中的甜味是某些物质(如:多元醇)呈现的类似蔗糖的味觉特征。绵甜、醇甜、甘甜、回甜......不少白酒的感官评语都能见到关于甜的字眼。然而,正是因为白酒香型的多样性,不同产品中呈现的甜味也存在差异。

绵甜醇甜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回甜又有什么相似之处?

甜的词语所表达的含义不同,因此,各位品酒师们有必要对甜进行专门认识。

一、甜的物质基础

白酒本身是具有甜味的。

Molecules杂志文章:第八代五粮液中首次检测到超3000种化合物

在品酒时,我们能够从绝大多数的白酒中感受到甜味,这一方面是酸、苦、咸等味道相互协调的结果,如:适量的酸味能够使得酒体甜味与回甜味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则是白酒本身含有甜味物质,在白酒的数千种微量成分中,呈现甜味的物质极多,包括醇类、酯类、醛类、糖类及糖醇类等。

白酒中部分甜味物质

部分甜味物质在不同浓度下的区别

二、甜的感知机制

正如上文所说,甜味是白酒本身固有的味觉属性,那么当酒液进入口腔时,甜味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味道的感知是大脑与口腔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舌面有许多细小的舌乳头:舌乳头上有一个到上百个味蕾,每个味蕾有50~150个味受体细胞,众多受体细胞让一个味蕾可同时辨别五种基本味道。味蕾呈卵圆形花苞状,由支持细胞和味蕾细胞组成,有味孔伸向舌表面,白酒中的呈味物质与味蕾接触产生刺激信号,刺激信号再以脉冲形式通过神经系统传至大脑,经分析后产生味觉。可感受口腔内白酒的酸甜苦咸鲜。

具体来说,甜味是白酒中的化学刺激物对口腔中的“味觉接收器细胞”刺激而引起的反应。甜味接收的信号通道也依赖于接受器耦合G-蛋白。人们能感觉到甜味,是有甜味的物质与舌头上不同的味觉乳突相互作用的结果。

备注:“G蛋白偶联受体” 即GPCRs,味觉、视觉和嗅觉等感受细胞表面受体亦属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系列细胞外信号的传感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与G蛋白相互作用将细胞外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

以下是甜味进入大脑的传感过程:

一、绵甜

关键词:浓厚、有层次感、自然协调、绵长、有甜感、愉悦舒畅

绵甜即入口绵,落口甜。指白酒口感中具有厚实感,酒体风味协调有层次感、刺激性较低,余味绵长,甜的自然舒畅,使人回味无穷。

绵甜感是品评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重要依据,稍差的浓香型白酒酒体单薄、味短且甜味不足,不能被称作绵甜。

白酒在储藏过程中产生的物理与化学变化,使酒中的醇、酯、酸、醛、酮等成分达到新的平衡。

二、甜净

关键词干净、有甜感

甜净即甜而纯净,指入口时酒体干净有甜味,落口时顺滑清净,无粘口与杂味之感。

甜净主要被用于清香型白酒与米香型白酒的感官描述中,清香型白酒在生产中强调一清到底,在感官上注重清香纯正;米香型白酒原料为大米,大米含淀粉含量高,疏松易糊化,蒸馏时带饭味入酒,酿出的酒有着爽净的特点,因此也有“大米酿酒净”的说法。

除了以上两种香型,干净也是许多白酒提升品质时所注重的重要指标。

在酿酒原料中,有高粱酿酒香、大米酿酒净、玉米酿酒甜、糯米酿酒绵、小麦酿酒冲的说法

三、甜爽

关键词:清爽、有甜感、舒爽愉悦

甜爽指入口酒体干净有甜感,甜味与其他风味协调,落口时顺滑清净,给人以愉悦之感。甜爽与甜净描述相类似,但甜爽在甜净的基础上拔高一层,强调酒给予品酒者舒适、愉悦的心情。

四、回甜 / 回甘

关键词:落口后有甜感

回甜与回甘是有一定区别的,回甜源自白酒中的甜味物质,是白酒落口后,可以直接在口中被感知的甜味。

回甘则是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源自苦味与涩味之后的对比效应,当酒精带来的刺激消失,清甜味从咽喉蔓延至口腔,使人感到回味悠长,口中有清甜之感。

小知识:甜与甘的区别

甘的意义更加广泛。

从客观上来说,甘的味觉感受位置在喉部,感觉停留持久;甜的感受位置主要在嘴巴里,最远能够蔓延到舌根处,感觉停留较为短暂。

甜与甘好比吃糖与喝茶,糖入口时能感受到强烈的甜味,但在吞下后甜味很快消失;茶在刚入口时有苦涩之感,但吞下后清甜感在口腔里久久回旋,丝丝游走。

因此,在整个感觉从产生到消失的过程中,“甘”产生的过程是动态的、持久的,而“甜”则是是静态的、短暂的。

五、甜润

关键词:柔和、润泽、有甜感 

甜润指白酒入口时酒体协调甜味,不刺喉、不尖辣,给人以滋润之感

甜润与绵甜定义相似,但两者侧重点不同,甜润重点在,着重强调口感的圆润与滋润之感;绵甜重点在,强调口味的层次性、绵长感与口感的厚重感。

六、甘润

关键词:回甘、柔润

指白酒落口后回味清甜,甘味在口腔蔓延,使口腔内有饱满圆润之感。甘润与甜润类似,甜润主要强调入口时的甜味与滋润之感,甘润则强调落口后饱满柔润的无穷回味。

七、甘甜

关键词:入口甜、回味甘

甘甜指酒液入口时有甜感,落口后有回甘。在上文,我们对甘和甜做了一定的介绍。甜是在口腔中直接感受的甜感,而甘则是反差与对比后的回味。

甘甜是甜味与其他风味共同作用的结果,入口时感受到酒体本身的甜味,吞咽后感受到与其他口味相互作用产生的清甜回甘,两种不同的甜味相互交织,给人以甘甜之享受。

八、蜜甜

关键词:蜜香、有甜感

蜜甜是味觉与鼻后嗅觉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类的嗅觉可以分为鼻前嗅觉和鼻后嗅觉。当气味从鼻腔进入,直达鼻根的嗅觉细胞,“闻”到气味的这一过程就是鼻前嗅觉。而“吃”或“喝”到的过程中,气味从口腔进入,通过口腔后部与鼻腔连通的管道抵达嗅皮细胞,则为鼻后嗅觉。

当我们在吃东西时,鼻后嗅觉远比鼻前嗅觉感受强烈,蜜香是指天然蜂蜜的特殊气味,带有焦糖香、甜香和花蜜的香气,因此,在品味白酒时,鼻后嗅觉感知到的蜜香与口中的甜味相互作用,使人感到蜜甜。

蜜甜通常被用于米香型白酒的感官描述中,米香型的特点主要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净爽,回味怡畅,其具有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与β-苯乙醇为主体的特殊香气,这使得米香型白酒闻上去有一种特别的蜜香,因此,在品味米香型白酒时,蜜甜之感更为突出。

九、醇甜

关键词:醇和、有甜感

酒精因自身—OH基的影响,仅有乙醇溶液时也会有甜感。醇甜虽然具有部分绵甜的特点,但其范畴却低于绵甜,是比绵甜更低的甜味评价。就以浓香型白酒来说,部分的白酒酒体相对单薄、味较短、陈味不足,这时使用绵甜有些不太合适,应当使用醇甜进行评价。

十、纯甜

关键词:有甜感

纯甜多指甜味与其他风味不协调、甜味过于突出,入口为单纯的甜味。

纯粹的甜味一般不会出现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白酒的酿造是淀粉经过糊化和糖化后,变成糖,糖再经酵母菌等微生物作用后变成酒,通过蒸馏将乙醇与香味物质液化而成,由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糖分无法蒸发,因此无法给白酒带来特别突出的甜味。甜味过于突兀的白酒可能被添加了糖精钠、安赛蜜等白酒中被禁止添加的甜味剂成分。

十一、 腻甜

关键词:令人不适的甜感

腻甜,即甜的使人发腻的甜味,与甜爽与甜净相反,腻甜指入口时甜味厚重,落口后口中甜味久久不散,使得口腔有发腻之感。

正如纯甜部分所说,白酒中通常不会出现单一且强烈的甜味,腻甜的出现通常与甜味剂的添加有关。当正在阅读文章的您,如果品到甜到不适,且甜味在口腔中难以消散的白酒时,就需要考虑是否品到了添加了甜味剂的酒。

GBT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中对白酒的定义

GBT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中对调香白酒的定义

在通过以上不同甜味的介绍后,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全文在介绍“甜味”这一味道,但还是避免不了对其他味道、气味、体感甚至对品酒者心情的描述。这是因为品酒是一个复杂且受到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品酒时,观色、闻香、尝味、得其风格,每一个步骤都是感官协同作业的成果;除此之外,品酒还会受到品酒者身体状况与情绪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情与健康的身体,才能品味到酒中最细微的一丝甜味。

细心品尝白酒在口腔中的每一种味道,感知身体对白酒的细微回应,融入个人在当时的情感与体会,才能将品酒这一行为内化为自身的精神享受。

对酒的寻香觅味,品的不仅是酒中的甜味,更是生活的本味。

品好酒中的这一份甜,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幸福点滴,成为更加热爱生活的自己。

相关阅读:

白酒的味觉感知

带你解析白酒的风味轮

白酒香味的物质基础——酯类物质&羰基类化合物

白酒香味的物质基础——醇类物质&酸类物质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