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这就是“虚拟电厂+人工智能”的科研强度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24 23:45:42     1
这就是“虚拟电厂+人工智能”的科研强度

这就是“虚拟电厂+人工智能”的科研强度

虚拟电厂+人工智能的最短路径(90天版)?
?第一阶段:10天打基础
●理解虚拟电厂本质:搞懂VPP如何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可控负荷等资源,参与电力市场(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的基本商业模式。
●掌握核心概念:学习需求侧响应、负荷预测、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电网调峰调频等关键术语。
.
?第二阶段:15天学工具
●Python是基石:熟练掌握NumPy、Pandas进行数据分析,Matplotlib/Seaborn进行可视化。
●核心AI库:重点学习Scikit-learn(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和PyTorch或TensorFlow。
●能源领域工具:了解Pandas、NetworkX(用于模拟简单的电网拓扑)等库在能源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
?第三阶段:45天攻破核心模型
●负荷与发电预测:
○模型实践:从ARIMA、LightGBM/XGBoost等传统模型,过渡到LSTM、Transformer等深度学习模型,处理时序数据,预测短期负荷和光伏/风电出力。
○核心技能:学习如何处理天气、日期类型等特征,评估预测误差(MAE, RMSE)。
●优化调度与竞价:
○问题定义:将VPP的调度问题建模为优化问题—在满足电网约束下,最大化收益或最小化成本。
○模型实践:
传统方法:使用线性规划、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库(如PuLP、CVXPY)求解确定性优化问题。
AI方法:引入深度强化学习,训练智能体在与电力市场环境的交互中学习最优的竞价与调度策略。
●集群控制与不确定性建模:学习如何用AI处理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例如使用随机优化或模糊逻辑。
.
?第四阶段:20天仿真实战+复盘
●搭建仿真环境:使用Python构建一个简化的VPP仿真环境,包括光伏、储能、可中断负荷等几种资源,并模拟一个简单的电力市场出清规则。
●项目实战:在上述环境中,实现一个完整的“预测-优化-调度”闭环。例如,先用LSTM预测次日负荷和光伏出力,再用优化算法或强化学习制定各资源的调度计划。
●复盘与总结:使用Jupyter Notebook或GitHub记录你的代码、模型表现、参数调优过程和遇到的挑战。每周复盘,思考模型为何有效或为何失效。
.
?‍♀️team在虚拟电厂+人工智能这块有完整的学习路径,想学习/发文的同学可以dd~
#虚拟电厂 #电厂运行 #电力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科研 #SCI #论文发表 #评职称论文 #电力工程师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