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7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计划科普
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启动的“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是近年来针对全民健康问题最重磅的举措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突破50%,预计2030年将达70.5%,青少年肥胖率也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一计划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国家为提升人口质量、防控慢性病的战略性行动。
一、建立全周期体重管理体系
1️⃣全民健康意识升级
到2027年,居民体重管理知识知晓率提升10%,经常锻炼比例增加5%,社区健康支持设施覆盖率显著提高。
推动“健康体重”成为家庭生活核心理念,提倡“三知一管”(知标准、知变化、知方法,科学管理体重)。
2️⃣环境支持全面覆盖
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在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设置健康监测点。
建设健康步道、社区健身设施,优化城市15分钟步行圈,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
二、科学干预+社会协同
1️⃣科普教育先行,破除认知误区
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肥胖症诊疗规范》等权威指南,开发体重管理工具包(如BMI计算尺、膳食能量对照表)。
创新科普形式:结合短视频、健康APP、校园课程等,重点消除“减肥=节食”“运动必须高强度”等误区。
2️⃣重点人群精准管理
儿童青少年:校园500米内禁售高糖高脂食品,保障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推广“一减两增一调”。
职场人群:企业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推广工间操、站立会议等“微运动”模式,减少久坐危害。
老年人:基层医疗机构定期监测体重、腰围,预防肌肉流失与肥胖并存。
3️⃣中医药融合,创新健康管理
推广中医体质辨识、药膳食疗、八段锦等传统方法,制定肥胖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三、个人行动
1️⃣吃动平衡,拒绝极端
每日热量缺口控制在500-750大卡,优先选择全谷物、优质蛋白和低GI食物,避免过度依赖代餐。
运动需循序渐进,每周至少3次中高强度活动,结合抗阻训练增强代谢。
2️⃣长期主义,拒绝焦虑
体重管理是终身习惯,允许每周一次“欺骗餐”,避免因过度压抑引发暴食。
加入健康社群,利用APP记录进度,获得科学指导和心理支持。
3️⃣关注腰围,警惕腹型肥胖
- 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即属腹型肥胖,需优先干预内脏脂肪。
2025年,让我们与国家同步,告别体重焦虑!
#饮食健康 #体重管理年 #个人目标管理 #饮食与生活习惯 #科普知识
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启动的“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是近年来针对全民健康问题最重磅的举措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突破50%,预计2030年将达70.5%,青少年肥胖率也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一计划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国家为提升人口质量、防控慢性病的战略性行动。
一、建立全周期体重管理体系
1️⃣全民健康意识升级
到2027年,居民体重管理知识知晓率提升10%,经常锻炼比例增加5%,社区健康支持设施覆盖率显著提高。
推动“健康体重”成为家庭生活核心理念,提倡“三知一管”(知标准、知变化、知方法,科学管理体重)。
2️⃣环境支持全面覆盖
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在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设置健康监测点。
建设健康步道、社区健身设施,优化城市15分钟步行圈,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
二、科学干预+社会协同
1️⃣科普教育先行,破除认知误区
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肥胖症诊疗规范》等权威指南,开发体重管理工具包(如BMI计算尺、膳食能量对照表)。
创新科普形式:结合短视频、健康APP、校园课程等,重点消除“减肥=节食”“运动必须高强度”等误区。
2️⃣重点人群精准管理
儿童青少年:校园500米内禁售高糖高脂食品,保障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推广“一减两增一调”。
职场人群:企业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推广工间操、站立会议等“微运动”模式,减少久坐危害。
老年人:基层医疗机构定期监测体重、腰围,预防肌肉流失与肥胖并存。
3️⃣中医药融合,创新健康管理
推广中医体质辨识、药膳食疗、八段锦等传统方法,制定肥胖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三、个人行动
1️⃣吃动平衡,拒绝极端
每日热量缺口控制在500-750大卡,优先选择全谷物、优质蛋白和低GI食物,避免过度依赖代餐。
运动需循序渐进,每周至少3次中高强度活动,结合抗阻训练增强代谢。
2️⃣长期主义,拒绝焦虑
体重管理是终身习惯,允许每周一次“欺骗餐”,避免因过度压抑引发暴食。
加入健康社群,利用APP记录进度,获得科学指导和心理支持。
3️⃣关注腰围,警惕腹型肥胖
- 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即属腹型肥胖,需优先干预内脏脂肪。
2025年,让我们与国家同步,告别体重焦虑!
#饮食健康 #体重管理年 #个人目标管理 #饮食与生活习惯 #科普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