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岸,我们@久舍营造工作室 和 @Wallpaper中文版 一起做了个2025wallpaper*中文版设计大奖入围展。
那就聊聊我们的展陈设计吧。
在我们看来:“物尽其用”的理念如果只是停留在使用环保可再生的材料,那就很容易走上一条老生常谈的政治正确之路。
如何利用展览物料在材料力学、加工方式上的特点,创造新的形式与结构感受,并将展览参与者的情感与记忆联系在一起,使“物尽其用”概念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与意义?我们和wallpaper*中文版合作完成的这次展览,就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这次展陈设计,我们以可回收瓦楞纸板作为唯一介质,尝试让“结构本身”成为展览设计的出发点。两张标准尺寸(1.2m×2.4m)的纸板,先以窄板连接为扁箱体,再以此为单元上下穿插、左右相连,组合成平面连续、垂直交错的双层展墙,并以收窄的撑脚托离地面,形成一个既漂浮又稳定的立体空间结构。观众的视线可以在其渗透起伏的界面间自由游移,获得一种带有探索感的流动观展经验。同时,我们刻意将纸板穿插连接所需的切割榫卯集中在靠近边缘的位置,以最大限度保留完整版面,既便于布置每个入围项目的展板内容,更为后续再利用预留下弹性——展览结束后,我们计划将每一块展板返厂二次加工,为各入围团队转化为一只“请勿端坐”的小板凳,尽量降低短期展览对物料的消耗,让“物尽其用”成为这次展陈设计的一部分命题,也让入围的记忆最终落在一件日常可触摸可使用的具体物件上。
朋友们,“请勿端坐”,飞起来
P3-7展陈装置中的艺术家观众们
P16-18回收后的小板凳
摄影师:沈佳斌
#久舍营造工作室
#展陈设计
#纸板环保展陈
#西岸艺术中心
#一起来看展
#跟着设计师去看展
#目光所及看展
#建筑与结构美学
那就聊聊我们的展陈设计吧。
在我们看来:“物尽其用”的理念如果只是停留在使用环保可再生的材料,那就很容易走上一条老生常谈的政治正确之路。
如何利用展览物料在材料力学、加工方式上的特点,创造新的形式与结构感受,并将展览参与者的情感与记忆联系在一起,使“物尽其用”概念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与意义?我们和wallpaper*中文版合作完成的这次展览,就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这次展陈设计,我们以可回收瓦楞纸板作为唯一介质,尝试让“结构本身”成为展览设计的出发点。两张标准尺寸(1.2m×2.4m)的纸板,先以窄板连接为扁箱体,再以此为单元上下穿插、左右相连,组合成平面连续、垂直交错的双层展墙,并以收窄的撑脚托离地面,形成一个既漂浮又稳定的立体空间结构。观众的视线可以在其渗透起伏的界面间自由游移,获得一种带有探索感的流动观展经验。同时,我们刻意将纸板穿插连接所需的切割榫卯集中在靠近边缘的位置,以最大限度保留完整版面,既便于布置每个入围项目的展板内容,更为后续再利用预留下弹性——展览结束后,我们计划将每一块展板返厂二次加工,为各入围团队转化为一只“请勿端坐”的小板凳,尽量降低短期展览对物料的消耗,让“物尽其用”成为这次展陈设计的一部分命题,也让入围的记忆最终落在一件日常可触摸可使用的具体物件上。
朋友们,“请勿端坐”,飞起来
P3-7展陈装置中的艺术家观众们
P16-18回收后的小板凳
摄影师:沈佳斌
#久舍营造工作室
#展陈设计
#纸板环保展陈
#西岸艺术中心
#一起来看展
#跟着设计师去看展
#目光所及看展
#建筑与结构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