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分析的成本会计才是有价值的会计,用定额成本做“标尺”的差异分析法让隐形的管理问题显形,从“事后算账”变为“事中纠偏”。
直接材料“两板斧”分析
1️⃣ 量差(耗用差异)
?公式:(实际用量 - 定额用量)× 计划单价
? 管理意义:
•出现负值(节约):工人手艺好、损耗控制优、改进工艺见效!
•出现正值(超支):材料质量问题、操作不熟练、车间有人多领料!
2️⃣ 价差(采购差异)
? 公式:(实际单价 - 计划单价)× 实际用量
?管理意义:
•出现负值:采购给力!谈判能力强、找到优质供应商
•出现正值:市场价格上涨、换了高价供应商
举例:桌子木板计划用1.6㎡×50元,实际用1.5㎡×52元
•量差:(1.5-1.6)×50 = -5元 ✅(节约) •价差:(52-50)×1.5 = +3元 ❌(超支)
?结论:生产部门省材料了,但采购部门买贵了!
直接人工“双维度”拆解
1️⃣ 效率差异(量差)
?公式:(实际工时 - 定额工时)× 计划工资率
?管理意义:
•负值:工人熟练度提升、流程优化见效
•正值:新员工不熟练、设备故障、安排不当
2️⃣ 工资率差异(价差)
?公式:(实际工资率 - 计划工资率)× 实际工时
?管理意义:
•负值:人力成本控制好
•正值:加班多、普调工资、用了高技能员工。
现场场景:桌子计划1.5小时×20元,实际用了1.8小时×22元
•效率差异:(1.8-1.5)×20 = +6元 ❌(效率低了)
•工资率差异:(22-20)×1.8 = +3.6元 ❌(工资高了)
?结论:生产效率要提升,加班情况要控制!
制造费用“三重奏”分析
1️⃣ 预算差异(耗费差异)
?公式:实际制造费用 - 预算费用
?管理意义:直接看费用控制能力!水电、维修、物料消耗是否超标
2️⃣ 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 - 定额工时)× 标准分配率
?管理意义:与人工效率联动,工时利用是否充分
3️⃣ 产量差异
?(实际产量- 预算产量)× 单位产品标准费用
?管理意义:产能利用情况,是否达到生产规模
差异分析价值
✅ 责任到人:材料价差→采购部;量差→生产部
✅精准改进:哪里不行改哪里
✅绩效考核:用数据说话,奖惩有依据
✅预算优化:下次定标准更准确
记住闭环:
定标准→执行→算差异→找原因→改进→再定标准
差异分析就是企业的“成本CT”,问题在哪一扫就知道!
#会计实操 #会计工作 #制造业成本会计 #财务干货 #财务分析 #会计的命也是命
直接材料“两板斧”分析
1️⃣ 量差(耗用差异)
?公式:(实际用量 - 定额用量)× 计划单价
? 管理意义:
•出现负值(节约):工人手艺好、损耗控制优、改进工艺见效!
•出现正值(超支):材料质量问题、操作不熟练、车间有人多领料!
2️⃣ 价差(采购差异)
? 公式:(实际单价 - 计划单价)× 实际用量
?管理意义:
•出现负值:采购给力!谈判能力强、找到优质供应商
•出现正值:市场价格上涨、换了高价供应商
举例:桌子木板计划用1.6㎡×50元,实际用1.5㎡×52元
•量差:(1.5-1.6)×50 = -5元 ✅(节约) •价差:(52-50)×1.5 = +3元 ❌(超支)
?结论:生产部门省材料了,但采购部门买贵了!
直接人工“双维度”拆解
1️⃣ 效率差异(量差)
?公式:(实际工时 - 定额工时)× 计划工资率
?管理意义:
•负值:工人熟练度提升、流程优化见效
•正值:新员工不熟练、设备故障、安排不当
2️⃣ 工资率差异(价差)
?公式:(实际工资率 - 计划工资率)× 实际工时
?管理意义:
•负值:人力成本控制好
•正值:加班多、普调工资、用了高技能员工。
现场场景:桌子计划1.5小时×20元,实际用了1.8小时×22元
•效率差异:(1.8-1.5)×20 = +6元 ❌(效率低了)
•工资率差异:(22-20)×1.8 = +3.6元 ❌(工资高了)
?结论:生产效率要提升,加班情况要控制!
制造费用“三重奏”分析
1️⃣ 预算差异(耗费差异)
?公式:实际制造费用 - 预算费用
?管理意义:直接看费用控制能力!水电、维修、物料消耗是否超标
2️⃣ 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 - 定额工时)× 标准分配率
?管理意义:与人工效率联动,工时利用是否充分
3️⃣ 产量差异
?(实际产量- 预算产量)× 单位产品标准费用
?管理意义:产能利用情况,是否达到生产规模
差异分析价值
✅ 责任到人:材料价差→采购部;量差→生产部
✅精准改进:哪里不行改哪里
✅绩效考核:用数据说话,奖惩有依据
✅预算优化:下次定标准更准确
记住闭环:
定标准→执行→算差异→找原因→改进→再定标准
差异分析就是企业的“成本CT”,问题在哪一扫就知道!
#会计实操 #会计工作 #制造业成本会计 #财务干货 #财务分析 #会计的命也是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