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关于一些采购经验和技巧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20 03:06:53     1
关于一些采购经验和技巧

关于一些采购经验和技巧

一、采购核心技巧:从 “被动执行” 到 “主动掌控”
采购不是 “接到需求就下单”,而是每一步都要精准把控风险和价值,以下 6 个技巧是基础且关键的能力:
1. 需求 “翻译”:先搞清楚 “真正要什么”,避免无效采购,80% 的采购问题源于 “需求不清晰”—— 业务部门说 “要一批好的原材料”,但 “好” 的标准是什么?是纯度、耐用性,还是符合某个行业认证?如果直接按 “好” 去采购,要么买贵,要么不符合实际使用场景。
2. 供应商筛选:不止 “货比三家”,更要 “分层分类”
新手采购习惯 “找 3 家报价,选最便宜的”,但成熟采购会先 “筛选优质供应商池”,再从中比价 —— 因为 “低价” 可能伴随 “质量差、交期不稳定”,反而增加后续成本。
核心步骤:
第一步:“资质门槛” 先过滤(避免踩坑)
必查 3 类文件:营业执照(确认经营范围、成立年限,优先选 3 年以上的)、行业资质(如食品采购要 “食品经营许可证”,电子元件要 “RoHS 认证”)、过往合作案例(是否服务过同行业客户,可侧面了解其履约能力)。
第二步:“分层分类” 建供应商池(提高效率)
按 “合作重要性” 把供应商分为 3 类,不同类别对应不同管理策略:. 成本控制:不止 “砍价”,更要 “算透成本构成”
采购的核心不是 “把价格压到最低”,而是 “让价格匹配成本”—— 只有知道供应商的 “成本底线”,砍价才有理有据,否则要么砍不下来,要么逼供应商偷工减料。
常用方法:
方法 1:“成本拆解法”(针对生产型供应商)
比如采购一款塑料零件,成本 = 原材料(塑料颗粒)+ 加工费(模具 + 人工)+ 运费 + 税费 + 利润。你可以先查 “塑料颗粒市场价”(如 12 元 / 公斤),再估算 “每个零件用多少料”(如 0.1 公斤),加上加工费(可参考同行业标准),就能算出 “合理成本区间”,砍价时直接说:“我们核算过,这个零件的原材料 + 加工费大概 1.5 元,你报的 2 元里利润空间有点大,能不能降到 1.7 元?”—— 供应商会知道你 “懂行”,不会漫天要价。
方法 2:“批量 / 长期协议” 换低价
如果需求稳定,可跟供应商谈 “年度框架协议”:“我们今年预计采购 10 万件,如果你能把单价从 2 元降到 1.8 元,我们承诺全年从你家采购,且季度对账后 30 天付款”—— 用 “稳定订单” 和 “良好付款条件” 换降价,比单次砍价更有效。
#采购 #供应链管理 #企业采购 #行政采购 #初入职场的小白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