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吗?世界上有一家公司,它没有开餐厅,却“喂养”了全球几十亿人。
但更惊人的是——它也被骂成“农业界的魔鬼”。
这家公司叫——孟山都(Monsanto)。
故事要从1901年说起。
创始人约翰·奎尼,一个从小家境贫穷的药剂师,靠卖人工甜味剂起家。
没想到,他一手打造的化工企业,后来成了全球最具争议的农业巨头。
二战时期,孟山都生产军用化学品;战后,他们转向农业,发明了除草剂“农达”(Roundup),
还培育出能“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种子——听起来很厉害对吧?
但问题是,这些种子农民不能留种、不能复种,只能年年重新买。
种子一旦用了,就离不开孟山都。
到2000年,美国超过80%的玉米,都来自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
全球粮食产业链,被它牢牢控制。
有人说:“想吃饭?得先过孟山都那一关。”
2018年,德国拜耳花了 660亿美元 收购孟山都。
这家公司消失了名字,却没有消失影响力。
从转基因到农业科技,从农药到生物育种,孟山都模式,正在被全世界模仿和复制。
对中国的出海企业来说,孟山都的故事也有启发:
要做全球生意,不一定靠品牌爆款;
有时候,控制上游,才是掌握定价权。
但更惊人的是——它也被骂成“农业界的魔鬼”。
这家公司叫——孟山都(Monsanto)。
故事要从1901年说起。
创始人约翰·奎尼,一个从小家境贫穷的药剂师,靠卖人工甜味剂起家。
没想到,他一手打造的化工企业,后来成了全球最具争议的农业巨头。
二战时期,孟山都生产军用化学品;战后,他们转向农业,发明了除草剂“农达”(Roundup),
还培育出能“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种子——听起来很厉害对吧?
但问题是,这些种子农民不能留种、不能复种,只能年年重新买。
种子一旦用了,就离不开孟山都。
到2000年,美国超过80%的玉米,都来自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
全球粮食产业链,被它牢牢控制。
有人说:“想吃饭?得先过孟山都那一关。”
2018年,德国拜耳花了 660亿美元 收购孟山都。
这家公司消失了名字,却没有消失影响力。
从转基因到农业科技,从农药到生物育种,孟山都模式,正在被全世界模仿和复制。
对中国的出海企业来说,孟山都的故事也有启发:
要做全球生意,不一定靠品牌爆款;
有时候,控制上游,才是掌握定价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