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北京案例
去年十月,我们贵州的茶叶基地迎来了一群“投资人”。北京某实业发展公司通过微信找到我们,说非常看好我们的“茶文化+旅游”项目,愿意投几千万。一开始,他们派人来实地考察,我们报销了4300元差旅费,接着又收到一份“邀约函”,邀请我们去北京面谈。
到了北京,对方把我们项目夸得天花乱坠,说只要大数据调研报告得分超过70分,就能放款3000万。
他们推荐了一家北京的第三方公司,我们花了5万做报告,得分78,顺利“达标”,签了正式合同。没想到,合同签完才是套路的开始。
对方说需要出一份“保险信息征询函”,又推荐了合作公司,报价3.3万。为了融资顺利,我们再次付款。之后提交《项目资料汇编》,反复被退回,最后依然是他们推荐的“第三方”出手,花了3万才通过。所有材料都齐了,对方却突然说:“财务管理公司不愿承接”,建议我们转去香港的合作方。直到这时,我们几个股东才警觉——是不是遇上假投资公司了?
上网一搜,果然不少企业有类似经历,连推荐的第三方公司名字都一模一样……
? 借这段经历提醒正在找融资的创业伙伴:
天上不会突然掉投资,任何要求你“不断付钱”的融资流程,都要警惕!
签合同前,多做背调,保持清醒,别让期待变成别人的套路。#企业融资 #资金型股东 #投资人 #法务 #被骗当法人 #企业服务 #企业法律顾问 #投资者保护
去年十月,我们贵州的茶叶基地迎来了一群“投资人”。北京某实业发展公司通过微信找到我们,说非常看好我们的“茶文化+旅游”项目,愿意投几千万。一开始,他们派人来实地考察,我们报销了4300元差旅费,接着又收到一份“邀约函”,邀请我们去北京面谈。
到了北京,对方把我们项目夸得天花乱坠,说只要大数据调研报告得分超过70分,就能放款3000万。
他们推荐了一家北京的第三方公司,我们花了5万做报告,得分78,顺利“达标”,签了正式合同。没想到,合同签完才是套路的开始。
对方说需要出一份“保险信息征询函”,又推荐了合作公司,报价3.3万。为了融资顺利,我们再次付款。之后提交《项目资料汇编》,反复被退回,最后依然是他们推荐的“第三方”出手,花了3万才通过。所有材料都齐了,对方却突然说:“财务管理公司不愿承接”,建议我们转去香港的合作方。直到这时,我们几个股东才警觉——是不是遇上假投资公司了?
上网一搜,果然不少企业有类似经历,连推荐的第三方公司名字都一模一样……
? 借这段经历提醒正在找融资的创业伙伴:
天上不会突然掉投资,任何要求你“不断付钱”的融资流程,都要警惕!
签合同前,多做背调,保持清醒,别让期待变成别人的套路。#企业融资 #资金型股东 #投资人 #法务 #被骗当法人 #企业服务 #企业法律顾问 #投资者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