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液相基础操作规程
一、实验准备阶段
1. 配制流动相: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配制流动相。确保所使用的流动相不会对实验或设备造成损害,如堵塞或腐蚀。(水相需用超纯水,并每天更换,以免长藻堵塞管道,水相加盐时需超声混匀后过膜。)滤膜分有机和水相的,使用时记得区分。过膜后流动相需进行超声脱气30分钟。
2. 样品准备: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通过微孔滤膜(如0.45um或者0.22um)过滤,确保样品是澄清溶液。将处理好的样品装入合适的液相色谱样品瓶中待用。(样品量一般在0.5ml以上,避免进样针吸不了样品,如样品量较少,可以在小瓶内加入内衬管后再把样品装入小瓶。)
二、仪器操作阶段
1. 开机: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指引,正确打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电源,并启动相关软件。
2. 冲洗与平衡:对流动相每个管道都先进行排气泡,然后调用方法平衡仪器及色谱柱,确保仪器压力正常(要求压力波动少于1bar),基线稳定。并进行泵压力记录,方便后续仪器有问题进行查看。
3.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需要,在仪器的控制软件中设置或调用参数,包括流速、流动相组成、进样量、柱温、检测波长等。
三、运行与监控阶段
1. 运行序列:根据编辑好的进样序列表,运行序列方法分析样品。在运行过程中,密切观察仪器的状态和色谱图的变化。
2. 数据记录:实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色谱图、峰面积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阶段
1. 积分色谱峰:对色谱图中的色谱峰进行积分,获得峰面积。
2. 定量计算:根据实验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如外标法、内标法、面积百分比法等。
3. 定性分析:利用数据软件的对应功能,得到光谱图及质谱图,获得定性信息。
五、关机与清洁阶段
1. 清洁与保养: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清洁和保养工作,如冲洗色谱柱、更换二通冲洗液相系统等,避免管道堵塞,确保仪器的良好状态。
2. 关机:在完成所有实验后,退出相关软件,并关闭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电源。#实验室仪器 #仪器仪表 #高效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 #液相 #药学 #仪器维修
一、实验准备阶段
1. 配制流动相: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配制流动相。确保所使用的流动相不会对实验或设备造成损害,如堵塞或腐蚀。(水相需用超纯水,并每天更换,以免长藻堵塞管道,水相加盐时需超声混匀后过膜。)滤膜分有机和水相的,使用时记得区分。过膜后流动相需进行超声脱气30分钟。
2. 样品准备: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净化处理,通过微孔滤膜(如0.45um或者0.22um)过滤,确保样品是澄清溶液。将处理好的样品装入合适的液相色谱样品瓶中待用。(样品量一般在0.5ml以上,避免进样针吸不了样品,如样品量较少,可以在小瓶内加入内衬管后再把样品装入小瓶。)
二、仪器操作阶段
1. 开机: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指引,正确打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电源,并启动相关软件。
2. 冲洗与平衡:对流动相每个管道都先进行排气泡,然后调用方法平衡仪器及色谱柱,确保仪器压力正常(要求压力波动少于1bar),基线稳定。并进行泵压力记录,方便后续仪器有问题进行查看。
3.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需要,在仪器的控制软件中设置或调用参数,包括流速、流动相组成、进样量、柱温、检测波长等。
三、运行与监控阶段
1. 运行序列:根据编辑好的进样序列表,运行序列方法分析样品。在运行过程中,密切观察仪器的状态和色谱图的变化。
2. 数据记录:实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色谱图、峰面积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阶段
1. 积分色谱峰:对色谱图中的色谱峰进行积分,获得峰面积。
2. 定量计算:根据实验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如外标法、内标法、面积百分比法等。
3. 定性分析:利用数据软件的对应功能,得到光谱图及质谱图,获得定性信息。
五、关机与清洁阶段
1. 清洁与保养: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清洁和保养工作,如冲洗色谱柱、更换二通冲洗液相系统等,避免管道堵塞,确保仪器的良好状态。
2. 关机:在完成所有实验后,退出相关软件,并关闭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电源。#实验室仪器 #仪器仪表 #高效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 #液相 #药学 #仪器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