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施琦:中金公司在手的香港上市项目逾10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19 10:39:10     0
施琦:中金公司在手的香港上市项目逾10

施琦:中金公司在手的香港上市项目逾10

香港今年IPO表现亮眼。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资本市场部执行负责人施琦11月11日举行的「媒体工作坊」上表示,今年IPO融资规模已经突破300亿美元,较之于去年的100亿美元,与前年的不足60亿,无论从规模、主题、以及参与度都振奋人心。
施琦透露,目前中金公司在手的IPO储备项目已超100家,其中不乏A股头部企业的港股上市计划。
长线外资参与基石投资更活跃
今年国际长线投资者、主权基金都更加活跃,甚至罕见成为基石投资者。其相信IPO强劲的势头可以在2026年延续。
年内的基石投资总额约为120亿美元,按照区域口径划分,其中外资占比高达42%。
她举例称,国际长线投资者、主权基金在大型项目中表现更为活跃,例如宁德时代(03750.HK)的国际配售中,外资基金的占比超过60%。
「A+H」是港股IPO市场主题目前的85个IPO项目中,尽管A+H占据17个项目,从数量上看只占20%;但融资规模已经超过180亿美元,在融资金额上占今年香港IPO总募资金额的60%。
针对A+H上市的热度可否持续,施琦明言,仍有不少的A股头部上市公司在准备港股的IPO发行,目前A股的IPO节奏处于慢慢放开,相信不会太分流企业来港上市的意愿,因此AH的上市热潮仍会维持。
美股公司回港助纾风险美股中概股回港潮,则为香港IPO市场提供额外支撑。近期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回港双重主要上市,对于中概股本身也具有提振作用,相信可纾缓一部分退市的风险。
施琦又提及,部分中概股在港上市后,带动美股股价造好,相信可以鼓励更多中概股积极考虑来港双重上市。
不过近期亦有新股破发,施琦认为或是因行业定位,在港股未算具备稀缺性,但最终的股价表现,相信仍会是对业绩的兑现。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处于早期,火爆认购未必持续针对今年未盈利的生物医药新股,时常出现\"数千倍超购\"的火爆现象。
机制革新:21只机制B新股20只首日上涨
今年8月生效的港股IPO新机制也为市场注入活力。
谈及今年新股发行机制的修改,「机制B」不强制回拨,恐中签率受压影响散户情绪。施琦解释称,该机制通过固定10%-60%的公开认购比例,将更多份额分配给机构投资者,反而有效缓解了后市沽压、有利于后市的定价和表现,同时稀缺性激发散户认购热情。据统计,在过去24个月的173家新上市项目中,中金公司保荐 50家、参与率29.1%;
过去12个月的98家中,中金公司保荐 31家、参与率32.0%;今年以来的81家中,中金公司保荐 27家、参与率33.8%。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