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管网流量监测系统的功能用途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19 01:47:13     0
管网流量监测系统的功能用途

管网流量监测系统的功能用途

管网流量监测系统的功能用途

管网流量监测系统的功能用途

管网流量监测系统的功能用途

管网流量监测系统的功能用途

管网流量监测系统的功能用途

【TH-GSW2】管网流量监测系统通过实时感知、精准分析、智能调控及远程管理,实现对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管网系统的流量动态监控与优化管理。
一、实时流量数据采集与监测
多参数同步感知
集成超声波、电磁、涡轮等流量传感器,实时采集管网中流体(水、燃气、热力等)的瞬时流量、累计流量、流速等核心数据。
结合压力、温度、水质等辅助参数,构建多维数据模型,全面反映管网运行状态。
高频次数据更新
支持秒级或分钟级数据刷新频率,捕捉流量波动细节(如用水高峰、突发泄漏等),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分布式监测网络
在管网关键节点(如泵站、阀门、用户端)部署监测终端,形成覆盖全流程的监测网络,实现“点-线-面”立体化监控。
二、漏损定位与控制
夜间最小流量分析
通过监测夜间低流量时段数据,结合压力管理模型,识别异常流量波动,精准定位漏损区域(如管道破裂、接口渗漏)。
案例:某城市供水系统应用后,漏损率从25%降至8%,年节水超500万吨。
压力-流量关联分析
分析压力与流量的动态关系,判断管网是否存在“高压力-低流量”异常工况,提示潜在堵塞或爆管风险。
分区计量管理(DMA)
将管网划分为独立计量区域(DMA),通过流量平衡分析量化各区域漏损量,指导靶向维修,降低整体漏损率。
三、智能调度与优化运行
需求预测与动态调度
基于历史流量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未来用水/用气需求,动态调整泵站运行频率、阀门开度,实现供需平衡。
效果:某水厂应用后,泵站能耗降低15%,供水压力波动减小30%。
多水源联合调度
在多水源供水系统中,通过流量监测数据优化水源分配比例,避免单一水源过载,提升系统韧性。
应急事件响应
突发爆管或污染事件时,系统快速计算受影响区域流量变化,联动关闭相关阀门,缩小停水/停气范围,缩短恢复时间。
四、安全预警与风险防控
异常流量报警
设定流量阈值,当瞬时流量超过限值(如用水量突增可能暗示偷水或爆管)时,立即触发报警并推送至管理人员。
水质-流量联动预警
结合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流量突变与水质恶化的关联性(如污水倒灌导致流量异常),提前预警污染风险。
设备健康管理
监测泵、阀门等设备的运行流量曲线,判断其性能衰减(如泵效率下降导致流量不足),指导预防性维护。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