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
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
等三文件印发

// 民航风向标
”
日前,民航局会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并一体出台了《运输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和《民用机场净空障碍物遮蔽原则应用指南》。
《保护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全国运输机场净空保护巡查管理要求,针对净空保护区域各类区域风险度提出了差异化分级巡视检查要求,建立了对施工机械类临时障碍物的差异管控机制,增加了应用新技术开展巡查等内容。《应用指南》是首部适用于全国民用机场的遮蔽原则应用标准,细化规定了遮蔽原则的应用情形和方法,并以示例形式阐述了具体操作步骤,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上述三部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机场净空保护顶层政策体系已基本构建完善。下一步,民航局将组织开展政策宣贯解读,升级发布机场净空审核专用辅助工具,并会同自然资源部加快编制机场总体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的技术规范,实现机场净空保护和地方建设发展“共赢”。
《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等三文件印发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旅游市场回暖“航空+旅游”
乘风而起

// 民航风向标
”
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春节,探亲潮、旅游热带动航空市场迎来了复苏的春天。春节假期7天(1月21日~27日),民航运输旅客900万人次,比2022年春节同期增长79.8%;平均客座率达76%,比2022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全民航保障航班83844班,日均11977班,比2022年同期增长33.6%。
面对快速恢复的市场,航企提前做好了充足准备。今年春运期间,各大航空公司纷纷加密热门返乡、旅游航线航班,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机型调整优化。包机业务也在这个春节成为香饽饽。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机场迎来了由南航执飞的游客包机航班,满足了各地雪友对“人类滑雪起源地”的向往。
寒冬终于过去,未来就在脚下。中国民航的复苏不仅与我国旅游业再现生机有着密切关系,也将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更有助于促进国际商贸、人员往来,为国际旅游业注入强大活力。中国民航“飞得远”“飞得好”是自身职责,更是全球所盼!
旅游市场回暖“航空+旅游”乘风而起!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聚焦民航春运|从安全温暖的
空港飞向复苏的春天

// 民航风向标
”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首个春运,公众出行意愿大规模集中释放,国际和地区航班恢复通航。
今年春运期间,各机场统筹做好运行安全、疫情防控和恢复发展,以安全、顺畅、暖心的服务迎来送往全国各地旅客,也为延续行业良好复苏态势开了好头。随着中国经济扬帆起航,我国机场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将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辉煌,为高质量推进交通强国民航篇章建设贡献力量。
聚焦民航春运|从安全温暖的空港飞向复苏的春天!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聚焦民航春运|守望新春的
每一个起落安妥

// 民航风向标
”
据统计,截至2月8日,春运33天来,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4486.67万人次,全国累计飞行437842班,日均13268班(国内客运公司航班日均11637班),较2022年春运同期增长15.15%,恢复至2019年春运同期八成水平。春运33天来,航班正常率达96.35%,较2022年春运同期提高0.07%,较2019年春运同期提高16.37%
通过与民航主要单位的运行协同,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使各机场、航空公司可以有效开展重要航班保障、特殊需求(如旅客生病、器官运输等)航班协调、临界延误航班和长时间延误航班处理等工作,为开展民航整体协同联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民航春运|守望新春的每一个起落安妥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当“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
”第一次在空客飞机上响起

// 民航风向标
”
2月11日上午9时许,厦航空客A321neo迎来首航,MF8127厦门—北京大兴航班满载旅客起飞。
此次空客A321neo飞机首航,标志着厦航在双品牌机队运营模式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当“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第一次在空客飞机上响起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推动行李服务更便捷、更优质、
更智慧—解读《民航旅客行李
全流程跟踪系统 第1~3部分》

// 民航风向标
”
日前,民航局发布了《民航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 第1~3部分》系列标准,旨在全面提升民航旅客托运行李信息化水平,打造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力强的行李运输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航空出行获得感,推进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民航累计在6.7余万航班上,对约231.7万件行李实现了从交运、安检、分拨、装卸、中转到提取的全流程跟踪。旅客可以通过企业推送的跟踪信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及时掌握从行李托运到落地提取的全流程运输状况,实现“安心出行、便利出行”,满意度明显提高。
推动行李服务更便捷、更优质、更智慧—解读
《民航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 第1~3部分》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聚焦智慧民航|首都机场:数
字化平台构筑数据底座 数据
与系统助力服务升级

// 民航风向标
”
首都机场定位为世界一流大型国际枢纽、“中国第一国门”、国家门户枢纽,目前拥有2座塔台、3座航站楼、3条跑道,服务首都“四个中心”核心功能。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曾连续突破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07万吨,航班起降量最高达到61万架次。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信息科技部服务商业系统建设业务经理白黎明介绍,智能客服的推出,是对民航局发布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中鼓励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延展服务的响应。
随着前沿技术的应用,首都机场的智慧化之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下一步,首都机场将把握机遇、抓住关键,率先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激发智慧民航发展潜力,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聚焦智慧民航|首都机场:数字化平台构筑数据底座 数据与系统助力服务升级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往期回顾:
民航风向标 | 行业重点咨讯速递(1月13日——1月18日)
素材来源 | 中国民航网
编辑 | 魏子珩
审核 | 赵慧文 张粼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