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18 18:30:44     0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对于“国际传播只传国内”的一点看法

今天刷到一个帖子提到中新奖里国际传播作品的流量数据存疑,于是上油管看了一下几个国际传播媒体账号的粉丝量和内容的浏览量,发现其量级完全无法跟国内平台相比。

一方面,自娱自乐的对外传播确值得反思,形式主义更应该批评。但另一方面,这背后其实也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

D老师是这样评价的:
首先,必须承认,在由英美主导的全球社交媒体平台上,任何非英语的、或源于非西方文化中心国家的内容,天然就处于流量洼地。

英语是全球互联网的通用语。一个仅带英文字幕的中国视频,其传播上限远低于一个母语为英语的视频。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外宣内容,如果仅仅依赖英文字幕,在YouTube上也很难进入主流视野。

社交媒体的推荐算法是基于用户既往行为训练的。如果一个平台上的主流用户群体(如北美、欧洲用户)长期以来对中国内容互动较少,算法就会倾向于不推荐新的中国内容,形成“马太效应”。

因此,中国国际传播内容在外网流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 我们不能用衡量国内顶流网红的标准,去衡量一个旨在进行国家形象传播的官方栏目在海外平台的流量。同时很多国家都面临国际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只是挑战的维度和强度不同。

现在我们来看相对成功的案例 。

韩国成功实现了“文化破圈”。其国际传播并非依靠国家媒体的新闻报道,而是通过高度商业化、工业化的流行文化产品(K-Pop, 韩剧)自下而上地征服全球年轻人。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是支持和引导,而非直接操盘;日本路径与韩国类似,通过动漫、游戏、设计等流行文化实现渗透。NHK世界台虽然存在,但其影响力远不如这些文化产品。

最后中国问题其实具有特殊性。

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与西方主流存在根本差异。任何带有官方背景的内容,在进入西方舆论场时,都会先被套上一层“政治宣传”的滤镜,可信度会受到预设性质疑。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一个正在挑战现有秩序的大国,关于中国的内容本身就带有高度政治性和争议性。这使得纯粹的、轻松的文化内容传播变得困难,因为很多讨论会不自觉地被引向政治和地缘竞争的框架。

总而言之,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内容在外网流量不高,是一个普遍性困境与特殊性挑战交织的结果。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平和地看待数据,同时更尖锐地批判其内容创作和传播策略的落后。
#国际传播#话语权 #跨文化传播 #文化输出 #中国新闻奖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