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来看我国硒资源较为匮乏,约有 72% 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同时我国存在256个富硒地区。部分富硒地区立足自身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硒产业,实现了硒资源向硒产业的转化,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我国硒资源背景
在我国硒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存在缺硒或严重缺硒问题。我国有72% 地区处于缺硒地带。我国存在北东向西南分布的低硒带,从内蒙古东部至青藏高原一带呈现片状不连续分布,我国硒资源较为匮乏。
我国硒资源储量为15600吨,其中资源量为15270吨。我国广东、黑龙江、湖北、青海和甘肃地区硒资源丰富,占全国硒资源总量的79.3%。截止到2021年7月,自然资源部通过开展我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发现了1.21亿亩无污染富硒耕地,圈定了 100 余万亩可供直接开发利用的富硒耕地,相较于 2015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调查发现的 20.87万 km2 富硒土地,又有大量的富硒耕地被发现,富硒耕地的发现促进了富硒土地开发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推动建设了300余处富硒特色农业产业园。
二、健康中国战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等进程不断推进,以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公敌”。有效控制主要慢性病的危害,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改善全民健康状况、稳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除了生活中饮食、环境等外在不健康因素影响外,目前影响人体衰老、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矿物质元素的缺乏,其中最大、最难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矿物质营养元素的补充。临床医学证明,人体缺硒是直接诱发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脏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老年痴呆症等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2、占我国国土面积72%的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涵盖了中国22个省市区的行政区域,涉及近7亿人。
3、我国人均硒摄入量仅为26~32 μg/d,明显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最低推荐值50 μg/d和60 μg/d,不到日本、美国的1/3。
三、各地富硒区域品牌
1、湖北恩施、世界硒都
2、湖北江汉平原、中国生态富硒粮都
3、陕西紫阳、中国硒谷
4、江西丰城、中国生态硒谷
5、江西宜春、世界硒养之都
6、安徽石台、生态硒都
7、福建连城、中国客家硒都
8、福建诏安、中国海峡硒都
9、黑龙江海伦、中国黑土硒都
10、黑龙江宝清、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
11、宁夏中卫、中国塞上硒谷
12、宁夏吴忠、中国塞上硒都
13、湖南桃源、中国硒乡
14、湖南新田、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
15、海南澄迈、世界富硒福地
16、青海平安、高原硒都
17、贵州开阳、中国硒州
18、四川万源、中国富硒食品产业之都
19、广西贵港、中国富硒农业之都
20、广东梅州、世界客都·长寿硒谷
四、国字号富硒资源创新研发平台
1、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武汉2019.01
2、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安康2018.12
3、硒科学与工程学科、武汉 2018.08
4、富硒生物食品开发与应用国家地方工程研究中心、恩施2017.12
5、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恩施 2017.11
6、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安康 2016.06
7、国家级富硒产品科技创新孵化器、安康 2016.04
8 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康 2016.01
五、硒资源变硒产业重点和难点
1、富硒农产品标准方面,标准缺乏如:富硒稻谷、富硒大米、宁夏富硒农产品标准(水稻、玉米、小麦与枸杞干果)等标准都只对产品的硒含量进行规定,对于硒的形态并没有做界定。
2、我国居民对富硒产品的认知还较为缺乏,对硒元素的了解较为匮乏。
3、硒与镉元素在土壤中存在伴生关系,导致富硒土壤地区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镉(Cd)作为重金属之一,对作物、人体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镉能够抑制植物生长,降低作物产量,造成农户经济收入减少,阻碍硒产业的发展。未来我国硒产业的发展应聚焦产业生态化,从生物技术角度入手,研发富硒降镉技术,形成富硒降镉技术集成,推动我国富硒产业发展向绿色化方向迈进。
4、我国富硒产业缺乏知名品牌,地方特色品牌仍未打通全国市场,和全国消费者之间仍存在一定障碍。
六、硒产业市场的发展历程
硒的食药产业市场先后经历了:硒盐补充剂、富硒农产品补硒和富硒生物制品三个市场发展阶段。
1、硒盐阶段。硒盐补充剂从1966年开始至今,以亚硒酸钠片为主要剂型。经过十余年的防控试验,中国在1980年正式宣布,硒是控制克山病的有效手段。
2、富硒农产品阶段。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逐渐兴起富硒农产品对人体补充硒元素的相关产业发展。
3、富硒生物制品阶段。即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生产富硒生物制品或富硒食品药品原料。目前硒市场已经出现了硒化卡拉胶、富硒酵母、硒蛋白提取物、富硒茶多酚、富硒植物多糖、有机硒胶囊、口服液及饮料等富硒原料或产品。
七、硒产业市场的未来走向
1、平价富硒产品。以富硒食品为主,主要目的是日常补硒。
2、富硒特膳食品。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有机硒含量高的食品,如硒蛋白口服液、硒肽口服液,主要用于亚健康调理和相关疾病干预。
3、富硒药品。如富硒氨基酸注射液、富硒免疫球蛋白、富硒抗癌药等,可直接用于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