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亚马逊意外发现了美国人的消费心理!
一开始我也以为美区市场和德区市场运营逻辑差不多,但真正深耕几个月亚马逊才发现,他们的消费逻辑,一个逻辑打法不能爆单,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美国人的消费心理,真的很反骨,举个例子来说:?同一类型的产品,不同的包装,一个打站内广告9.99美金售卖,一个走站外,打50%Off,也做到9.99美金!
?真正离谱的是——大概率走站外的出单效果更佳因为美国人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
再举一个例子亚马逊在促销期间直接降价的卖家,出单就是会比设置优惠券的卖家销量要高一些(已经反复多次验证)
想不通?其实想通了就是门学问
——
?德国用户更偏爱“干货密集”,美区用户吃真实日常那套的内容。美国人消费心理的两大关键词:占便宜 And 不吃亏
同样一款产品,站内9.99刀,销量一般;站外标个高价19.99刀打骨折,反倒容易爆单,因为美国人他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不吃亏,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了原价较高,质量更好的商品
立马变成“限时折扣”“捡到便宜”的感觉,销量翻倍!
还有人在评论区炫耀:
“这个产品是我在站外打促销买到的,超值!”
(其实就是一样的价格,因为做生意讲究盈利,卖家不可能赔本赚吆喝,这不符合市场的客观规律)
—
?再说一个更离谱的事儿:
很多美国人嘴上说抵制 “Made in China”,
但只要你在包装或文案上加一句
“German Technology” 或 “Japanese Design”——
立马高端大气上档次,深受美国人喜欢!
于是我q同样的产品,贵50%,他们还抢着买……蹭蹭蹭往上涨??
做了这么久的亚马逊,我总结了几点超级重要的真相,好东西千万别卖太便宜,美国人并不是一定图便宜,尤其是像护肤品,我就做过类似的产品19.99没人买,39.99打八折反倒出单更好!
产品标签、品牌故事、图片设计感,一定要符合当地人审美,美国人更喜欢简单高级的图片。
适当溢价 = 品质感 + 信任感,不是欺骗,是策略
⭐记住一句话:
美国人不是在乎价格,在乎的是他们认为的值得!
美区做的人很多,你想在里面搞??就要抓住用户对品质合规的追求和对专业内容的偏好。找对他们的视角做内容,就能精准戳中需求!提高你的销量
#海外市场拓展 #跨境电商运营 #消费者痛点 #消费观 #国内外差异 #亚马逊 #亚马逊运营
一开始我也以为美区市场和德区市场运营逻辑差不多,但真正深耕几个月亚马逊才发现,他们的消费逻辑,一个逻辑打法不能爆单,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美国人的消费心理,真的很反骨,举个例子来说:?同一类型的产品,不同的包装,一个打站内广告9.99美金售卖,一个走站外,打50%Off,也做到9.99美金!
?真正离谱的是——大概率走站外的出单效果更佳因为美国人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
再举一个例子亚马逊在促销期间直接降价的卖家,出单就是会比设置优惠券的卖家销量要高一些(已经反复多次验证)
想不通?其实想通了就是门学问
——
?德国用户更偏爱“干货密集”,美区用户吃真实日常那套的内容。美国人消费心理的两大关键词:占便宜 And 不吃亏
同样一款产品,站内9.99刀,销量一般;站外标个高价19.99刀打骨折,反倒容易爆单,因为美国人他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不吃亏,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了原价较高,质量更好的商品
立马变成“限时折扣”“捡到便宜”的感觉,销量翻倍!
还有人在评论区炫耀:
“这个产品是我在站外打促销买到的,超值!”
(其实就是一样的价格,因为做生意讲究盈利,卖家不可能赔本赚吆喝,这不符合市场的客观规律)
—
?再说一个更离谱的事儿:
很多美国人嘴上说抵制 “Made in China”,
但只要你在包装或文案上加一句
“German Technology” 或 “Japanese Design”——
立马高端大气上档次,深受美国人喜欢!
于是我q同样的产品,贵50%,他们还抢着买……蹭蹭蹭往上涨??
做了这么久的亚马逊,我总结了几点超级重要的真相,好东西千万别卖太便宜,美国人并不是一定图便宜,尤其是像护肤品,我就做过类似的产品19.99没人买,39.99打八折反倒出单更好!
产品标签、品牌故事、图片设计感,一定要符合当地人审美,美国人更喜欢简单高级的图片。
适当溢价 = 品质感 + 信任感,不是欺骗,是策略
⭐记住一句话:
美国人不是在乎价格,在乎的是他们认为的值得!
美区做的人很多,你想在里面搞??就要抓住用户对品质合规的追求和对专业内容的偏好。找对他们的视角做内容,就能精准戳中需求!提高你的销量
#海外市场拓展 #跨境电商运营 #消费者痛点 #消费观 #国内外差异 #亚马逊 #亚马逊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