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镇农事服务中心**农业育秧基地正式开机投产,标志着当地春耕生产从传统模式向机械化、集约化转型升级,为粮食稳产增收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育秧车间,智能化水稻育秧流水线正开足马力运转。在自动化设备的精准操作下,上盘、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机械臂有条不紊地抓取育秧盘进行码放。
“相比传统人工育秧,现在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效率提升了近10倍,而且秧苗质量更有保障。”现场操作人员介绍道。
基地负责人表示,该车间播种流水线日均可处理标准化秧盘3000盘,年育秧能力超万亩;配备的可移动暗化处理大棚,采用模块化钢结构,集成温光调控系统,单批次可处理秧苗40万盘。先进的设施设备使秧苗培育摆脱了天气限制,出芽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在粮食产后环节,基地同步推进烘干塔房建设,目前已安装6台30吨/日连续式烘干机,采用生物质颗粒燃料供热,水分控制精度可达±0.5%。这一举措将有效解决阴雨天气下稻谷晾晒难题,从源头避免粮食霉变损失。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育秧’,从‘看天收粮’到‘科学储粮’,**农业育秧基地的投产,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农业发展理念的转变。”**镇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将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镇农业生产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农业现代化 #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科技农业创新农业 #基层 #乡镇 #国考
走进育秧车间,智能化水稻育秧流水线正开足马力运转。在自动化设备的精准操作下,上盘、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机械臂有条不紊地抓取育秧盘进行码放。
“相比传统人工育秧,现在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效率提升了近10倍,而且秧苗质量更有保障。”现场操作人员介绍道。
基地负责人表示,该车间播种流水线日均可处理标准化秧盘3000盘,年育秧能力超万亩;配备的可移动暗化处理大棚,采用模块化钢结构,集成温光调控系统,单批次可处理秧苗40万盘。先进的设施设备使秧苗培育摆脱了天气限制,出芽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在粮食产后环节,基地同步推进烘干塔房建设,目前已安装6台30吨/日连续式烘干机,采用生物质颗粒燃料供热,水分控制精度可达±0.5%。这一举措将有效解决阴雨天气下稻谷晾晒难题,从源头避免粮食霉变损失。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育秧’,从‘看天收粮’到‘科学储粮’,**农业育秧基地的投产,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农业发展理念的转变。”**镇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将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镇农业生产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农业现代化 #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科技农业创新农业 #基层 #乡镇 #国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