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面试热点: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本站编辑      2025-11-05 16:09:04     1
面试热点: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面试热点: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过去种地看老黄历,现在种地看大数据。”“以前打药一身毒,现在站在田埂上按手机。”……卫星遥感、大数据、无人机、智能灌溉……这些“黑科技”正悄然改变着中国农业的面貌,让“靠天吃饭”成为历史。请你谈谈对“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看法。

从“看天吃饭”到“数据种田”,从“汗滴禾下土”到“手机控农田”,科技为传统农业带来颠覆性变革,正在从三个方面重塑农村发展格局。

第一,重塑农业生产模式。

过去农业生产依赖经验,抗风险能力弱,而科技赋能首先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上,让农业生产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

比如,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传感器”,农户在手机上就能实时查看每块田的土壤湿度、肥力状况、作物长势,精准控制浇水施肥,像山东寿光的智慧大棚,通过传感器调节温湿度,蔬菜产量比传统大棚高出30%以上。

再如,植保无人机替代人工打药,一天能作业几百亩,农药利用率从过去的30%提升到60%以上,既减少了农药残留,又降低了农民中毒风险;还有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墒情自动启停,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这些技术应用直接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让农业从“低端劳作”升级为“现代产业”。

第二,重塑乡村产业生态。

过去,很多乡村的农产品停留在“种出来、卖原料”的初级阶段,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科技赋能的意义,在于推动农业“接二连三”,链接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把“原字号”变成“精字号”“品牌字号”。

比如,通过冷链物流和电商直播,能让山沟里的新鲜果蔬直达城市餐桌,解决“卖难”“价低”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能提升品牌公信力,让“土特产”卖出“高端价”。

再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旅融合,直接把农业变成“有吃头、有玩头、有赚头”的综合产业。

第三,重塑新型农民形象。

过去,农民常被贴上“面朝黄土背朝天”“文化低、没出路”的标签。而科技让农民从“体力劳动者”转变为“技术管理者”,从“身份标签”升华为“职业尊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

比如,用无人机打药、靠大数据决策,农民不再是“靠力气吃饭”,而是掌握了“数字工具”的“技术能手”。他们将智能设备、数字管理、生态理念融入传统农业,为农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最后,我想说的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生动实践。它让农业更有“科技范儿”,让农村更有“活力值”,让农民更有“幸福感”。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