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通常认为,美国《破产法》第 11 章规定的企业破产程序是保护整体经济免受大型企业倒闭冲击的工具,尽管最大的受益者往往是那些手握重权的市场主体。按传统说法,现代企业重组制度始于 19 世纪 90 年代,当时 J.P. 摩根牵头开展了一项意义重大的行动,以保护债券持有人免受企业内部人员侵占行为的损害。但这个说法遗漏了哪些内容?破产法的真正起源又如何揭示其如今的合理运用与滥用现象?
	
《维护自身利益:企业破产制度的创设与滥用》以开创性的历史视角,讲述了企业破产制度如何演变为如今的模样 —— 一个供财力雄厚的内部人员相互博弈的场所。斯蒂芬・卢本(Stephen J. Lubben)打破了围绕企业重组史的种种迷思,指出企业重组制度的出现比摩根主导的行动早了十年:当时 “强盗大亨” 杰伊・古尔德(Jay Gould)为保住对自己铁路公司的控制权,与少数富有的投资者达成了一项妥协方案。1885 年得克萨斯 - 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重组案,为日后的企业重组确立了范式:内部交易、精英阶层对法律体系的操控,以及司法机构的顺从。卢本通过分析一系列涉及 W.T. 格兰特(W. T. Grant)、玩具反斗城等公司的重大案例,追溯了破产制度的演变历程,进而表明该制度从始至终都是权贵阶层维系自身权力的工具。本书不仅揭露了破产法不光彩的起源,还对其改革前景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此书提出,美国破产法的发展史,本质上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内部人员为实现自身目的而不断改造该法律的历史:从杰伊・古尔德及其他铁路大亨,到参与 W.T. 格兰特公司破产案的银行,再到如今的私募股权发起人,无不如此。卢本以生动的历史叙事,揭示了企业破产法固有的可塑性,以及这种适应性对当下改革议程的启示”—— 萨拉・帕特森(Sarah Paterson),《企业重组法与变革力量》作者
	
斯蒂芬・卢本担任美国西东大学法学院“哈维・华盛顿・威利” 企业治理与商业伦理讲席教授。他著有《失败的法则:美国企业破产法乱象探析》(2018 年)。卢本曾在某全球顶尖律所从事破产法律实务工作,并为《纽约时报》DealBook专栏撰写文章。
	
出版信息:
Publish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 Jan. 2026)
384 pages
Paperback: 9780231213110
$32.00
#企业破产 #英文新书 #破产法
          《维护自身利益:企业破产制度的创设与滥用》以开创性的历史视角,讲述了企业破产制度如何演变为如今的模样 —— 一个供财力雄厚的内部人员相互博弈的场所。斯蒂芬・卢本(Stephen J. Lubben)打破了围绕企业重组史的种种迷思,指出企业重组制度的出现比摩根主导的行动早了十年:当时 “强盗大亨” 杰伊・古尔德(Jay Gould)为保住对自己铁路公司的控制权,与少数富有的投资者达成了一项妥协方案。1885 年得克萨斯 - 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重组案,为日后的企业重组确立了范式:内部交易、精英阶层对法律体系的操控,以及司法机构的顺从。卢本通过分析一系列涉及 W.T. 格兰特(W. T. Grant)、玩具反斗城等公司的重大案例,追溯了破产制度的演变历程,进而表明该制度从始至终都是权贵阶层维系自身权力的工具。本书不仅揭露了破产法不光彩的起源,还对其改革前景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此书提出,美国破产法的发展史,本质上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内部人员为实现自身目的而不断改造该法律的历史:从杰伊・古尔德及其他铁路大亨,到参与 W.T. 格兰特公司破产案的银行,再到如今的私募股权发起人,无不如此。卢本以生动的历史叙事,揭示了企业破产法固有的可塑性,以及这种适应性对当下改革议程的启示”—— 萨拉・帕特森(Sarah Paterson),《企业重组法与变革力量》作者
斯蒂芬・卢本担任美国西东大学法学院“哈维・华盛顿・威利” 企业治理与商业伦理讲席教授。他著有《失败的法则:美国企业破产法乱象探析》(2018 年)。卢本曾在某全球顶尖律所从事破产法律实务工作,并为《纽约时报》DealBook专栏撰写文章。
出版信息:
Publish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 Jan. 2026)
384 pages
Paperback: 9780231213110
$32.00
#企业破产 #英文新书 #破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