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云浮旅游 #广东新兴县 #六组故里 #禅宗祖庭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何处惹尘埃 #报恩寺 #国恩寺
在广东云浮市新兴县,坐落着一座承载禅宗千年文脉的古刹 —— 国恩寺。它不仅是岭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更因与禅宗六祖慧能的深厚渊源,成为海内外禅宗信徒心中的 “祖庭”,见证着中国佛教本土化的重要历程。
国恩寺始建于唐代弘道元年(683 年),由六祖慧能亲自募资筹建,初名 “报恩寺”,寓意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与佛陀教化之恩。唐中宗神龙元年(705 年),皇帝赐名 “国恩寺”,使其成为皇家钦定的寺院,地位愈发尊崇。寺院现存宋代建筑风格的大雄宝殿、六祖殿、报恩塔等核心建筑,古木参天,禅意盎然,其中六祖殿内供奉的慧能坐像,历经千年仍香火鼎盛,吸引着无数信众前来瞻仰。
作为国恩寺的灵魂人物,六祖慧能的生平堪称传奇。他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 年),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后随父迁居新兴。早年以砍柴为生,因听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顿悟,遂远赴湖北黄梅东山寺求法。在五祖弘忍门下,他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偈语,赢得弘忍认可,秘传衣钵,成为禅宗六祖。
得法后的慧能历经十五年隐居,后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公开弘法,提出 “顿悟成佛” 的核心思想,打破传统佛教的修行桎梏,让禅宗走向平民化。晚年他返回新兴,在国恩寺讲经说法,培养了大批弟子,其言行被弟子整理成《六祖坛经》—— 这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人撰写、被尊为 “经” 的佛教典籍。唐先天二年(713 年),慧能在国恩寺圆寂,享年 76 岁。
如今,国恩寺不仅是佛教圣地,更是研究禅宗文化、唐代历史的重要载体。寺内保存的六祖手植柏、浴身池、卓锡泉等遗迹,以及《六祖坛经》的千年传承,让这里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精神纽带,向世人诉说着慧能 “众生皆有佛性” 的智慧,也见证着广东作为禅宗文化发源地的深厚底蕴。
2025年10月18日到此一游。
在广东云浮市新兴县,坐落着一座承载禅宗千年文脉的古刹 —— 国恩寺。它不仅是岭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更因与禅宗六祖慧能的深厚渊源,成为海内外禅宗信徒心中的 “祖庭”,见证着中国佛教本土化的重要历程。
国恩寺始建于唐代弘道元年(683 年),由六祖慧能亲自募资筹建,初名 “报恩寺”,寓意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与佛陀教化之恩。唐中宗神龙元年(705 年),皇帝赐名 “国恩寺”,使其成为皇家钦定的寺院,地位愈发尊崇。寺院现存宋代建筑风格的大雄宝殿、六祖殿、报恩塔等核心建筑,古木参天,禅意盎然,其中六祖殿内供奉的慧能坐像,历经千年仍香火鼎盛,吸引着无数信众前来瞻仰。
作为国恩寺的灵魂人物,六祖慧能的生平堪称传奇。他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 年),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后随父迁居新兴。早年以砍柴为生,因听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顿悟,遂远赴湖北黄梅东山寺求法。在五祖弘忍门下,他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偈语,赢得弘忍认可,秘传衣钵,成为禅宗六祖。
得法后的慧能历经十五年隐居,后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公开弘法,提出 “顿悟成佛” 的核心思想,打破传统佛教的修行桎梏,让禅宗走向平民化。晚年他返回新兴,在国恩寺讲经说法,培养了大批弟子,其言行被弟子整理成《六祖坛经》—— 这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人撰写、被尊为 “经” 的佛教典籍。唐先天二年(713 年),慧能在国恩寺圆寂,享年 76 岁。
如今,国恩寺不仅是佛教圣地,更是研究禅宗文化、唐代历史的重要载体。寺内保存的六祖手植柏、浴身池、卓锡泉等遗迹,以及《六祖坛经》的千年传承,让这里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精神纽带,向世人诉说着慧能 “众生皆有佛性” 的智慧,也见证着广东作为禅宗文化发源地的深厚底蕴。
2025年10月18日到此一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