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据彭博社报道,一名中国铝贸易商因涉嫌金属库存骗局造成超过10亿美元的损失,被浙江省一家法院判处终身监禁。
该铝贸易商陈某控制着多家贸易公司和仓储公司,于2022年6月因参与一项备受瞩目的过度抵押计划而被拘留,此前贷款人发现他们用来融资抵押的金属并不存在。
而法院判决书也将他列为主谋,并下令政府没收个人财产。
该案是近年来震惊行业的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金属欺诈丑闻之一,涉及数万块铝锭、数十家国有企业、私营贸易商和中国四大仓库,也是中国最严重的案件之一。
法院在裁决中写道,陈某及其同事和几名仓库经理被指控伪造库存收据以支持虚假的仓储记录,并出售不存在的铝库存。这些销售交易与所谓的回购协议有关,回购协议包括在约定时间后回购库存的条款,这意味着这些金属被用作抵押品,为卖方创造短期现金流。
法院称,2017年年底至2022年5月期间,陈某及其同伙向40多家公司出售虚假库存,获取资金76亿元人民币(按2022年5月汇率计算为11亿美元)和2000多吨铝锭,共造成68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该铝贸易商陈某控制着多家贸易公司和仓储公司,于2022年6月因参与一项备受瞩目的过度抵押计划而被拘留,此前贷款人发现他们用来融资抵押的金属并不存在。
而法院判决书也将他列为主谋,并下令政府没收个人财产。
该案是近年来震惊行业的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金属欺诈丑闻之一,涉及数万块铝锭、数十家国有企业、私营贸易商和中国四大仓库,也是中国最严重的案件之一。
法院在裁决中写道,陈某及其同事和几名仓库经理被指控伪造库存收据以支持虚假的仓储记录,并出售不存在的铝库存。这些销售交易与所谓的回购协议有关,回购协议包括在约定时间后回购库存的条款,这意味着这些金属被用作抵押品,为卖方创造短期现金流。
法院称,2017年年底至2022年5月期间,陈某及其同伙向40多家公司出售虚假库存,获取资金76亿元人民币(按2022年5月汇率计算为11亿美元)和2000多吨铝锭,共造成68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