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备受争议的白酒行业,背后似乎没那么简单,白酒行业真的暴利吗?

     2019-05-04 13:57:15     123
     酒类行业一直都很有发展潜力。在移动电商、农村市场以及新兴消费群体方面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特别是茅台和五粮液等知名白酒的产地,前景广阔。一直以来,围绕着白酒行业有两大争议。一个是白酒勾兑,另一个是白酒行业暴利。而厂家争相提价,看似蓬勃发展的白酒行业,事实上是否如此呢?
白酒勾兑引发争议
    白酒勾兑一直都使得白酒行业备受争议。特别是有些企业用食用酒精勾兑,将白酒以次充好,来达到高额的销售利润。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白酒行业的标准不明确,再加上相关部门对白酒行业监管的缺失。白酒行业的集中程度不高,并且白酒的制造销售流程不透明,使得消费者对白酒行业无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很难去辨别白酒的真假和好坏。而且白酒受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影响,又是节日聚会酒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白酒一般都是华丽的包装,所以当做礼品相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就形成了人们对白酒又爱又恨的局面,也使得人们更加希望白酒行业能够更加规范透明,更加贴近大众群体。
 
    其实对于白酒勾兑,拿什么勾兑才是关键。而添加“调味酒”进行勾兑的白酒,是为了保证白酒的质量和风格,这样的勾兑是合理的。但是还是会有部分利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但是又不依法进行符合事实的标注,这就造成了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以次充好的局面。而利用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就是假酒,对人有很大的危害,所以大家还是要擦亮双眼。
 
白酒行业暴利引发争议
    除了白酒勾兑引发争议之外,白酒行业的暴利也使得白酒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中国的拍卖史上,就曾多次拍卖出天价白酒。其中最天价的白酒是一瓶1935年的赖茅酒,以单瓶1070万元的价格,成为了“中国白酒之王”。白酒的暴力主要源于白酒一般定位是高端产品,售价一般都很高,利润大。并且很多知名的白酒企业都不惜花巨资做广告营销,从而使得品牌白酒的市场越来越好,而不知名的小白酒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差,市场越来越向知名白酒企业靠拢,造成白酒的价格不断攀升。
 
深层挖掘,白酒行业似乎并没有那么暴利
    如果说只看白酒的酿造和生产的环节,白酒的毛利润确实比较高。因为酿酒的主要原料是价格相对低廉的高粱。5000多元每吨的高粱通过折合之后,就是2.5元一斤。而酿造一斤酒大约需要4斤高粱,也就是成本价10元,而中高端白酒的价格通常都在200元以上,如此看来确实暴利。但背后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白酒企业还要在中间环节的营销费用和人力成本花费一笔不小的资金,并且这个支出还越来越高。而有部分知名白酒企业品牌的营销费用所占比率就高达45%左右,所以成本费再加上高额的营销费用,在外界看似暴利的白酒行业,其实也并没有多么暴利。
 
    其实白酒的生产是一个比较单纯的过程,但是通过营销和批发商的代理销售,又使得白酒在销售过程变得复杂起来,而这方面的支出占有了将近一半的比重。看似暴利的白酒行业似乎也没有那么暴利。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