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发现,如今,集团里速度最快的人,不是业务尖兵,而是给领导写材料的秘书!而秘书身上最快的部位,就是自己那双打字手!为什么这么说呢?秘书给领导写稿子,手速已经远超脑速——打字都成机械记忆了,想都没想就能直接下笔,脑子完全跟不上,或者完全没有必要跟上。那哪里是手啊,完全是“电动小马达”呀!。因此,稿子行云流水、高屋建瓴;演讲人口若悬河、掷地有声;听众(前三排)是连连点头、拍手叫好;电视机前的听众是一头雾水、蒙灯转向;底层群众是腰酸背痛、不知所谓。这条逻辑链条那是相当通畅。“又大又全”、“又专又精”、“又快又准”,这些文字背后的概念本应蕴含巨大的能力储备和智力支撑,本应通过无数的社会实践和经验积累而成,可谓字字千金。但如今,这些文字在秘书的键盘上变成了机油,贯穿全文,给整篇稿子起到了良好的“润滑剂”作用,把一串串华丽的辞藻和对仗的排比句毫无违和感地连接起来、修饰起来。结果是写稿子的和读稿子的整“岔劈”了,决策的和执行的整“狗爱(cao)豚”。扯远了,咱们进入今天的话题,看看落后的美帝消防如何将灭火救援与医疗急救有机融合,发挥“大应急”的实际效用吧!EMS(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是美国消防部门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消防凭借自身结构和能力优势,可迅速提供紧急响应和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消防自身属性确实有这样的优势)。因此,消防已经成为美国几乎每个社区的“第一线医疗响应力量”。许多消防部门都在努力达到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制定的响应标准,即基础生命支持为4分钟,高级生命支持为8分钟。
在人口最多的200个社区中,有97%具备消防部门提供的院前紧急医疗服务(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February, 2009)。此外,美国消防部门正在为人口最多的30个城市和县中的90%提供关键的高级生命支持(ALS)响应和护理。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美国最早的一些医疗急救服务人员来自洛杉矶县、西雅图、哥伦布、杰克逊维尔和迈阿密等地的消防员。而今天,在美国,几乎每个消防员都会接受医疗培训,这是他们正常职业培训的关键组成一部分。消防员也因此被分类为消防员、EMT或消防员、急救人员。
如今,美国消防部门使用多种机构设置提供紧急医疗服务,三个主要模式包括:1. 消防员(具备综合能力的消防员)进行急救医疗救助服务以及救护车驾驶;2. 消防部门使用消防员(具备综合能力的消防员)进行紧急医疗服务,非职业消防工作人员负责救护车驾驶;3. 使用消防员进行院前急救,非消防部门配合救护车运送。与其他模式相比,第一种模式具有许多独特和明显的优势。这些包括:8. 具备在汽车救援、海上救援、高角度救援、倒塌救援环境和危险物质事件等情况下进行专业救援的同时提供医疗护理的能力;依据对《公平劳动标准法》第207(k)条的豁免,消防员可以在28天的工作期内工作212小时(每周53小时),然后才能获得加班费;而非消防员必须支付超过40小时的加班费。
另外,通过消除重复的职能机构,如管理、培训、保障以及通信中心,即:EMS第和EMS救护车运输合并为一个组织,实现了较大程度上的经济节约。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消防偏向于“一专多能”型消防员职业能力体系建设,而不是雇佣多种“一专一能”的职业人才而后综合到一个整体。这也是美国消防职能“大应急”的真实展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基于消防职能和专业素养的相对优势,将传统消防职能与EMS相结合,是目前最高效、最经济、最实际的应急响应模式。(来源:South Metro Fire Rescue Centennial, Colorado)

消防公号中的一股清流
乌合之众中的一片良心
我们缺乏的不是努力 而是敢于睁眼的勇气
传播知识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