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9.3”大阅兵的振奋,让不少人关注到了军工行业,我看到有不少朋友留言让我聊聊军工企业。这里得泼一盆冷水,军工这行和普通行业不太一样——来这里工作的人,往往早就不是单纯冲着“打工”来的。加班、待遇这些常规职场话题,在这里都得往后排。\n \n军工单位的第一特征就是 “高保密性” ,“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是铁律,甚至“云办公”也要绷紧保密弦。这意味着很多资料你不能随手查、随手传,一个问题可能得反复走流程、多方请示,摸一上午才有点进展。而这种效率制约带来的隐性加班,几乎成了日常。\n \n更重要的是,军工项目往往以“命令”的形式下达。甲方定的期限往往紧张,事关重大,没有回旋余地,比如xx设备限期调试完成,可能意味着连续一个月无休,甚至长期出差驻扎现场。国际局势的紧张(某个漂亮国又搞事情)以及技术迭代的焦虑,都加剧了这种紧迫感,科研人员工作时间长、强度大。\n \n就算没有紧急任务,不少军工所也有不成文的加班文化,比如要求每晚必须干到几点、周六必须上班。有时候这种加班和工作量并没太大关系,更像是一种“服从性测试”,或者领导展示部门“很努力”的方式,这个在私企中也非常常见。\n \n与高强度工作并不完全匹配的,是性价比不算很高的薪酬。军工领域的薪酬体系常被吐槽,比如博士月薪不如互联网大厂本科生的起薪,加班费如同“薛定谔的补贴”——合同有写,工资条难见。虽然一些单位能提供北京户口、宿舍、餐补等福利,但整体收入,尤其是基层技术人员的收入,与他们的付出和学历背景相比,竞争力不足。\n \n所以,选择加入军工企业,本质上不是选择一份职业,而是选择一种带有奉献色彩的生活方式。它要求你有极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接受高强度的工作和相对一般的物质回报,并能适应严格保密和繁琐流程带来的效率制约。网上很多对军工单位的抱怨,其实源于很多应届生入职前了解不足,光冲着“稳定”和“光环”去,进去后发现和预期落差太大。\n \n如果你没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军工领域可能并不适合你。“大国重器”的辉煌背后,是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加班夜共同铸就的。\n#职场那些事儿 #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