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不妨敞开心扉,聊一聊各自对鸡尾酒行业的认识与看法。
给学生上课时,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初入这个行业到现在,大家的心路历程如何,思维又有了哪些变化?学生们的回答让我感慨万千。有人说:“我从一个单纯爱喝酒的人,变成了懂得品味的会喝酒之人。”有人坦言:“曾经以为在这行,和客人聊天才是关键,出品没那么重要,现在才明白并非如此。”还有人表示:“原本以为鸡尾酒不过是赚钱的手段或是耍帅的工具,接触之后才发现,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传承。”更有人感慨:“喝了多年鸡尾酒,一直当作学习内容,真正动手制作时,才深刻体会到理解材料、精进技法的重要性,即便同样的材料与配方,不同人调出的酒也会天差地别。”
这些话语,无一不体现着大家对鸡尾酒认知的转变,这何尝不是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呢?它就像行业未来发展的光明之路,引导着我们在有限的人生里,将正在做的事变得更有意义。
我常说,别把调酒“当回事”,这包含两层深意。鸡尾酒并非简单的事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自身对外的延伸。它值得被铭记、被延续、被放大,让更多人去感受其中的魅力。就如同赏花,从前我们只看到花的美丽,用婀娜、纯洁等词汇简单形容;如今,我们会去嗅它的芬芳,感受它的甜蜜、柔美与干净。鸡尾酒,已然成为我们看世界的另一双眼睛。
我经营过许多酒吧,在明白“人与仁”的真谛之前,我和大家一样,更关注出品的规范、与客人的交流以及酒吧的功能。如今回首,我不禁反思:我们是否真正放下身段,让思想归于平稳?刷马桶的工作与调酒看似天差地别,实则都需要融入行业的整体之中。我们是否像对待客人一样为朋友提供贴心服务?是否像对待朋友一样去深入了解客人的需求?是否意识到店铺也有生命力,将其当作值得守护和了解的朋友,而非单纯的赚钱工具?
当我们在鸡尾酒行业深耕多年后会发现,最终比拼的是文化底蕴,而非那些很快会被遗忘的虚假账单。我们不应只沉浸在短暂的享乐之中,而要以务实的态度,将感情与思想化作养分,传承延续正确的鸡尾酒文化。让这杯小小的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递文化与情感的桥梁,让更多人在品味鸡尾酒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魅力。
#酒文化精神 #鸡尾酒 #酒文化 #有酒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