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酿啤酒掀起渠道热,为何传统白酒经销商态度冷淡?\n关键词:精酿啤酒,即时零售,渠道布局,消费热度,市场增长\n概要:精酿啤酒市场热度上升,渠道态度分化。即时零售推动下,部分酒类零售商布局精酿实现显著增长,如河南连锁品牌销量增20%-35%;但传统白酒经销商多持观望态度,因保质期短、供应链经验不足等原因。尽管如此,精酿作为“流量+利润”产品吸引部分酒商尝试,但市场同质化严重、品牌化不足。未来,头部品牌的出现及新零售入局或成行业关键看点。\n \n2、白酒业10年格局猜想\n关键词:绵柔化,马太效应,酒业整合,存量时代,市场竞争\n概要:未来十年,白酒行业将呈现三大变化:一是口感绵柔化成主流,迎合年轻消费者偏好;二是马太效应加剧,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CR10或超80%,中小酒企承压;三是跨行业融合与内部整合加速,酒企布局多品类、拓展精酿啤酒和威士忌等新兴领域。存量竞争下,综合化运营成趋势,预计酒类上市公司数量将缩减至20家左右,行业结构优化升级。\n \n3、5年奔跑不息,中国葡萄酒破局有了新叙事\n关键词:文化,体育,消费,健康,年轻化\n概要:“奔跑的茅台红·2025红动中国全国定向系列赛”在苏州启动,以长江经济带为舞台,融合体育、文化和消费,打造品牌生态。赛事设三个组别,吸引专业选手与爱好者参与,通过古镇打卡连接品牌与消费者。茅台葡萄酒五年打造“奔跑”IP,覆盖20余城,联动地域文化,打破行业“高冷”印象,实现营收连续增长,成为国产葡萄酒标杆,未来将聚焦产品优化与市场拓展。\n \n4、嘉士伯注册“山城啤酒”商标 外资啤酒现本土化困局\n关键词:商标权属,品牌价值,高端化转型,市场利益,资本博弈\n概要:嘉士伯与重庆嘉威围绕“山城啤酒”商标展开十余年纠纷,核心涉及商标权归属、市场利益分配及资本博弈。自2013年嘉士伯控股重庆啤酒后,“山城”品牌销量暴跌,价值严重缩水。争议焦点为商标使用权到期后的归属,嘉威主张共有权,嘉士伯强调所有权不可分割。同时,嘉士伯高端化战略边缘化“山城”,资源倾向自有品牌。资本重组中,“山城”商标未纳入评估,利益向外资倾斜,诉讼风险影响财务表现,凸显外资与本土利益冲突。\n \n#精酿啤酒 #绵柔化 #中国葡萄酒 #山城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