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B2B品牌多年从业者,常听客户说:“我们只是中小企业,又没预算,也没什么新闻,怎么可能被媒体报道?”\n \n可在今年亚洲最大环保行业展上,我就帮一家名气不大的企业,在3000+家参展商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国家级行业媒体《中国环境报》的免费专访。\n \n今天来拆解一下这个案例背后的PR操作逻辑,希望能给和同行们一点启发。\n \n? 思路:资源不够,用内容“借力打力”\n \n大型展会的主办方为了提高展会影响力,通常会和一些权威行业媒体合作,这部分资源很多人并不懂利用。你可以通过主办方帮忙对接官方合作媒体,部分还会主动给予参展商一个“申请采访机会”的权益。\n \n我们客户拿到的权益是:向合作媒体提交一份500字以内的公司介绍,记者会挑选感兴趣的采访。\n \n听上去门槛不高,但采访名额只有10个,而同期参展的几千家企业里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跨国集团,客户是一个营收只有几千万的细分行业中小企业,以前也没什么声量。\n \n关键问题来了?:\n如何让公司简介“写得有吸引力”,哪怕没有新闻事件?\n \n❌ 先说踩坑版本\n客户一开始写来的介绍是这样的\n“在双碳战略变革浪潮中,xxxx作为固废智能分选技术的定义者,正在以颠覆性创新打破环保与商业的边界……”(字太多,详见p3)\n \n这种话媒体真的看三秒就会跳过\n为什么?\n \n-没有一句话讲清楚你公司是做什么的\n-满篇大词套话,“价值网络、生态前瞻、赋能”,非常模版化\n-没有案例、没有成果、没有数据,根本没有“抓手”让媒体愿意深挖\n \n✅ 后来我怎么改的?(详见p5)\n我把核心内容做了两处优化:\n \n✍️ 第一步:把定位说清楚\n一句话点明你是做什么的,服务了哪些客户,有什么地位。让人一眼知道你是谁、你在哪个赛道、有没有实力。\n \n✍️ 第二步:挖出“别人没做、你做了”的亮点\n我们提炼出两条独特优势,并且都给予了论据支持。这些细节就是打动媒体的关键支点:有亮点、有案例、有第三方背书。\n \n? 最后的结果?\n《中国环境报》是国家生态环境部主管的权威行业媒体,他们从3000多家企业中只挑了10家采访。\n \n我们的客户,作为唯一一家非上市的中小企业成功入选。\n \n这篇报道,不仅带来了客户口碑的提升,还成为他们后续BD时展示“专业可信”的最强材料。\n \n? 经验总结\n2B的品牌公关和2C相比少了很多花活,更多是要守正出奇,写公司介绍看起来非常基础,但真要写到引人注意并不容易。既要有行业knowhow,更要懂你的沟通对象。活用资源,提高内容能力是2B品牌人永远的必修课\n \n#B2B品牌 #品牌公关 #品牌宣传 #内容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