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因素: 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位于仁怀市西13公里处赤水河东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06°22”、北纬27°51”, 地域海拔高度420-550m。这里群山环绕,山清水秀,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n这里有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和神秘的生产原料——茅台小红高粱、小麦。\n茅台河谷上空常年飘散着一群特殊而浓厚的微生物菌种群,是一块得天独厚的酿酒神圣宝地,并且无法复制。\n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n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四渡赤水。\n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n2、微生物:大家知道茅台镇是酱就的发源地,由于有赤水河水、地势低凹,小盆地,四面环山,海拔400多米,温度高,湿度大,微生物种类繁多,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地域环境,为酿造酱香型白酒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保障。发酵微生物、大曲,车间,窖池,厂区周边的环境,对于茅台镇这个环境是相当稳定的,致使酿造的自然功能菌得到了长期训化而成为优势菌。\n3、酿酒原料:\n高粱和小麦,白酒的香型、风味不同也取决于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的匹配性,原料的物质组成与含量,原料的地道性、适生区域选择。酱酒用的高粱是仁怀本地生产的小红糯高粱,工艺上称为沙,高粱皮厚质硬,适应酱酒生产工艺,与厚质粳高粱不同,凸显酱酒生产工艺。\n4、酿造工艺\n利用纯自然纯粮固态发酵,以微生物酶促进反应为主,在粮食和辅料构成的固气液三相并存的基质上生长繁衍,代谢产生以乙醇为主体,经固态蒸馏热解后获得酸、酯,醇,醛,酮等若干种物质复杂溶液体系的过程。\n传统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独特性、复杂性高,传统酱酒酿造工艺有30道工序,165个环节\n相比于世界其他蒸馏酒,中国白酒生产所特有的制曲,复式糖化发酵,甑桶蒸馏,勾调,储藏工艺独具一格。\n(下篇文章详细介绍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