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聚变下,白酒经历了第一个十年繁荣期。短短数年间,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等国家名酒悄然崛起,把‘天酒’远远抛于身后;剑南春、沱牌、古井贡、口子窖、今世缘等前沿白酒奋起直追,给‘天酒’当头一棒。‘天酒’从神坛上坠入凡尘。究其根源,当时的‘天酒’一样有着清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使命,‘天酒’要以品质致胜,做人民都能喝的起的名酒。只是面对迅猛的市场经济浪潮,‘天酒’的定位出了点问题,‘天酒’的渠道建设出了点问题,‘天酒’的品牌宣导出了点问题,‘天酒’错过了中国白酒渠道市场化、消费大提升的黄金周期。\n‘天酒’直接懵圈了。除了市场嗅觉迟钝的主因外,从技术层面分析,我们也错失了一次勾兑技术创新和创效带来的大发展窗口期。固液结合生产法、液态勾兑调味法、多菌种发酵组合法、特色调味酒定型勾兑等生产技术的运用,让川、鲁、贵、江、浙等省区的白酒企业迅猛扩张,成倍增长,‘天酒’默然退出引领的历史舞台。\n教训是深刻的,然我们依然处在醒悟之中!\n企业在特定的发展时段,决策层会采取产投比率考核体制,所以在生产和销售管理中遵循一个基本的默认准则,就是少投入多产出,原酒控制产能总量,市场加大销量创益。\n此类决断,最终在酒源贮备方面造成的结果就是库存酒总量大比例下降,勾兑用酒深挖库存,陈年老酒贮备规划搁浅,酒龄结构遭到破坏,产品质量提升过快为后续质量稳定埋下了隐疾。\n俗话说:“人心再大、也大不过自然法则”,无原则地破坏白酒企业发展的自然规律,自食其果。这种酒源结构性的修复需要很长的周期,而且有的酒资源是不可再造的,永远无法重现历史,剩下的就只有悲悯!\n原酒产能控量,勾兑深挖库存,会形成一个现象,就是产品的内在品质会悄咪咪地抬高地平线。产品投放过程中,消费反馈一片向好,销售又多了一些底气和炫点。但是从持续发展的层面评估,从酒体稳定的角度衡量,品质线持续向上攀升,就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优质酒源的枯竭,企业产品质量会面临断崖式品质缩水的风险。\n“透支库存酒源、提升短期品质、增长营销额度、阶段性表象繁荣”。忌此法,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