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酱酒行业乱象丛生令人唏嘘。作为从业者,亲眼见证部分不良商家打着"12987"古法酿造的旗号,借茅台品牌的东风,在粮食、酿造、存储、勾调等环节大做文章。动辄宣称与王、赖、华三大酒坊沾亲带故,吹嘘酱酒养生功效,实则在低端酒上偷工减料——20元成本的酒敢标天价,中端产品充斥碎沙、窜沙工艺,所谓的"足年份"更是无稽之谈。不少资金链紧张的酒厂,只能用新酒勾兑仓促出厂。
回溯行业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贵州酱酒开始崛起,2011年跟风建厂潮兴起。按照酱酒三年出酒的生产周期推算,市场上那些号称15年、20年的陈酿,真实性可想而知。行业悲哀在于:真正踏实酿酒的生产者质朴本分,而四处招摇撞骗的往往是酒贩子。更有甚者,许多酒厂靠仿冒茅台完成原始积累,发家后才试图"洗白"。
如今茅台镇酱酒营销已形成"老四套"与"新四套"套路。前者靠攀附历史渊源、夸大酿造工艺、虚构陈酿年份、对标茅台来收割智商税;后者则通过灌心灵鸡汤、强推拉新模式、编造成功学、描绘暴富梦,误导更多投资者和消费者,危害更深。真心希望行业能挤掉泡沫,清除害群之马,回归白酒行业应有的质朴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