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鸿章,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大卖国贼,为什么很多人会这样认为呢?因为李鸿章跟外国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中新条约》、《辛丑条约》等等,这些条约让我国的老百姓饱受外国人的欺压。
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又不是李鸿章的本意,他也只是一枚棋子而已,真正在幕后操纵这一切的其实是当时的老佛爷慈禧。有时候,甚至李鸿章都要拍慈禧的马屁。
曾经,有一次德国人送给李鸿章半瓶洋酒,李鸿章都不舍得喝,最后送给了慈禧太后,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东方的俾斯麦
众所周知,俾斯麦是德国的一位铁血首相,而李鸿章便被德国人称为东方的俾斯麦,就是因为看到了李鸿章跟他具有同样的品质,赞扬他意志坚定,这个称呼来自一段趣闻。
李鸿章在开始创办北洋水师的时候,有一次德国的海军大臣柯纳德,来访问李鸿章。柯纳德知道李鸿章对海军非常的感兴趣,就告诉他自己这次来到中国,乘坐的是世界上装备最先进的军舰,堪称世界一流。
李鸿章在听到这个消息时,顿时来了兴趣,柯纳德看出李鸿章的用意,便盛情邀请他去舰上参观一下。李鸿章欣喜若狂,马上答应了下来,并约定了时间。
可是,到了约定好的时间,天气非常的不好,狂风大作还下起了倾盆大雨。李鸿章依然守信,冒雨赶到天津的大沽口,这时候柯纳德派人乘坐小艇来给李鸿章送信。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使者告诉李鸿章因风浪太大,舰艇无法靠岸,停在离港口几十里的地方。同时,出于安全的考虑,柯纳德建议李鸿章改天再去参观。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李鸿章没有任何的畏惧,坚持坐小艇去军舰上参观。
身边的随从官员都非常的不放心,怕他会出什么意外,但李鸿章对他们说,我一定要去,如果不去的话会让洋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的,以为我们胆小怕事,我要让洋人知道中国人是无所畏惧的。
说完,李鸿章便只带了一个翻译跟随,登上了德国的小艇。柯纳德在见到李鸿章时,非常佩服他的勇气。柯纳德非常感慨地说:“中堂大人真是遵守承诺,你这种风雨无阻、坚毅的性格,就像我们的首相俾斯麦一样。”
后来,柯斯纳的这句话迅速地在中国和德国传开,这才有了李鸿章为“东方的俾斯麦”的称呼。或许也因为如此吧,李鸿章一手创建了北洋水师,从德国购买了大量的军舰,我们所熟知的“定远号”、“镇远号”等都是德国制造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半瓶洋酒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李鸿章跟柯纳德会面的时候还发生过一段故事。柯纳德宴请李鸿章时,特意拿出一瓶红酒请他品尝,李鸿章从没喝过红酒,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喝完以后他暗自思忖:我这么远来到这里就只拿一杯酒来招待我。
与此同时,喝完以后的李鸿章,突然看到柯纳德用三根手指握着酒杯慢慢晃动,然后再一小口一小口的品尝。他非常好奇,问柯纳德是不是酒量特别的小,为什么没有一干而尽呢?
柯纳德向李鸿章解释到,慢慢摇晃是为了让酒跟空气增加接触,这样红酒的醇香才会发挥出来,而且红酒只有慢慢地品才能体会到它的味道。
随后,柯纳德又为李鸿章倒了一杯酒,李鸿章学着柯纳德的样子慢慢品尝,果然一股酒香令人心驰神往,他连连称赞好酒。柯纳德看李鸿章喜欢,于是乎,就将剩下的半瓶赠给了他。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回去的路上,李鸿章跟翻译抱怨德国人真小气,而翻译接过酒瓶看了一下,发现这瓶酒竟然出自四百多年前,可以称之为世界第一古酒。
李鸿章一听大喜,回家将这瓶酒好好珍藏起,后来便找了个机会献给了慈禧太后。当时,李鸿章告诉慈禧这是非常珍贵的酒,非常难得。
慈禧半信半疑,李莲英趁机进谗言说:“李鸿章这是明摆着欺骗您,拿半瓶酒来糊弄您。”慈禧听了非常生气,马上让人把酒给倒了,但是倒掉的酒散发出了浓厚的醇香,在屋里久久不能散去。
这时,慈禧才意识到这真的是一瓶好酒,她悔恨不已,但已经覆水难收,只能连声大骂李莲英泄愤。通过此事,也能够看出,当时的慈禧太后有多么短视,难怪大清朝最后会灭亡,也难怪李鸿章会成为罪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鸿章出访德国
人性并不能只看其一面,每个人都有他的功与过,李鸿章虽然有很大的过错,但也有他的功绩。他虽然没能挽救清朝的衰亡,但他的努力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为后来的中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是清朝末年兴办洋务运动的主力军,他是中国电力、通讯、邮政、经济等方面的创始人。同时李鸿章还将许多的学生派到海外,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为后来的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
在军事方面李鸿章做的贡献更是巨大,他组建的淮军帮助清政府平定了无数次的动乱,亲自创建了北洋水师,也被评为当时的亚洲第一海军。
曾经,德国花大力气研发出军舰,就是为了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所以他们要想办法将军舰销售出去,德国认为清朝就是他们最大的商机与市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896年,德国邀请李鸿章去德国访问,正好借机宣传他们的舰艇。李鸿章在德国待了二十三天,虽然他只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去访问德国,却受到了元首级的待遇。
德国威廉二世亲自接见了李鸿章,并设盛宴进行款待,席间威廉二世提出希望清朝和德国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同时,李鸿章在访问德国期间,还专门去参观了德国的军队。
看到德国军队士兵的素质和军队的精良装备后,李鸿章感叹地说:“如果能给我这样的军队哪怕只有十个营,我也不用担心日本了。”
另外,在德国期间,李鸿章还见到了他非常钦佩的德国前首相俾斯麦。当时,已是年过八旬的俾斯麦依然保持着他铁血的本色,他鼓励李鸿章不管什么年龄都要保持自信。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这些种种的一切,都可以看出来,有些人有心改变大清朝的没落,但最终都化为了泡影,而这一切都源于慈禧太后。
曾有这么一句话,一只羊领着的一群老虎,还不如一只老虎领着的一群羊,清朝的局面就属于后者,而慈禧太后就是那一只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