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精酿酒馆还能赚到钱吗?
作为一个在电商、奶茶、剧本杀赛道摔过三次跟头的创业老炮,去年靠这家 80 平的精酿酒馆成功回血。今儿不灌鸡汤,只聊伤疤 ,从亏掉 120 万到月入 15 万,我摸透了这行的 3 个生存法则。
先搞懂伪需求和真痛点的区别,前两次创业死在跟风:看别人开网红奶茶店赚钱,砸 50 万搞国潮装修,结果被蜜雪冰城按在地上摩擦;跟风做剧本杀,买版权 + 租场地花 80 万,疫情一来直接闭店。直到发现精酿市场的真痛点,网红打卡、仪式感品鉴、高端酒单,这些都是伪需求!年轻人发完朋友圈就不会再来,真正让顾客买单的是性价比和舒适感。 想下班后喝杯不贵的好酒,不想被酒吧刺客坑;想和朋友聊聊天,不想被舞池噪音吵到耳朵疼,这些用户才是真正的回头客,想明白了这点,我就决定走极致性价比路线,用“抠门”思维打造酒馆。 我仔细研究了目标客群的消费心理,发现大家想要的不过是卸下疲惫、轻松小酌的空间。与其把钱花在华而不实的装饰和服务上,不如实实在在让利给顾客。
赚懒人钱不如赚熟客钱,做电商时靠流量思维烧钱,做酒馆后发现社区店才是铁饭碗:选址避开商圈,死磕三公里生活圈:选老小区底商,租金比商场低 60%,周边有写字楼、健身房、菜市场,覆盖早中晚三波客群。
供应链才是真正的护城河,第三次创业终于学会用失败经验换资源:酒水成本比同行低 35%:靠之前做餐饮积累的供应商,直接从酒厂拿原浆,跳过经销商。
给新手的 2条血泪建议:千万别信情怀创业,我见过太多老板花大价钱搞装修,最后连酒头维护费都付不起。先算清楚:一杯酒的成本、多久能回本、倒闭后设备能不能卖钱。
把自己当服务员,我每天在吧台擦杯子、收桌子,听到客人吐槽这酒太苦,第二天就推出低苦度的社畜友好版;听到说小吃太少,直接让丈母娘来做卤味(成本控制住,利润比酒水还高)。别总盯着风口幻想一夜暴富,创业是场持久战。我这酒馆能活下来,靠的就是把别人瞧不上的小事做到极致:从研究客人爱喝什么酒,到调整桌椅间距让聊天更舒服,每个细节都藏着生意经。
最后想说,创业不是选赛道,是选自己能弯腰做的事。从西装革履谈融资,到穿围裙擦吧台,我用三次失败明白,能赚钱的生意,从来不是看起来高大上的,而是能钻进客户裤兜,算清每一分钱的。如果你也在创业路上摔过跤,欢迎来我吧台喝一杯,咱来聊聊怎么用伤疤换钞票。
#精酿创业 #创业失败 #回本#餐饮干货 #中年创业 #创业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