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中国酿酒的方法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中国酒绝大多数是以农作物原料酿造的,而进口的洋酒以果酒居多,包括酿制酒和蒸馏酒,多数都是以葡萄或者其他水果作为原料。但也有少量的粮食蒸馏酒,如伏特加、GIN酒等等!
大约在公元前5千年至3千年期间,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秦以后,尤其到了汉代,全国各项事务更为统一和规范,酿酒在各地也都有了较快发展。在当时为了让酒的口感更加强烈好喝,汉代的时候,酿造酒的人们就开始关注如何制作曲(曲在当时主要由小麦制成),可无奈能力水平局限,尽管当时酒用曲量大,但仍达不到很高的度数,当时酒度最高也只在6度左右。
到了两宋时代,辽国、金国等进驻中国以后,才首创出蒸馏酒。当时的人们逐渐掌握了用“曲”来酿造酒的方法(由主流米酒向黄酒的过渡),开始大量酒曲造酒,酒的度数也相应得到了明显提高,酒度应为10度左右。元朝建立了莫大的欧亚版图以及完全统治中土后,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由于蒸馏技术的引进和广泛应用,也使酒度得到了大大提升。酒度已普遍达到了20度至40度之间。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这时酒度普遍都在60度以下。这一时期的白酒被当时的人们叫做“烧酒”当然在解放后烧酒才被人们称之为“白酒”。这也是烧酒的由来!成为了主流,直到现在。
酱香型白酒53度好喝不上头!在53°时,酱香型白酒的物质缔合得最为牢固,比如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加之酱香型白酒的游离酒分子少,得源于贮存期较长,所以酱香型白酒浓度稳定,这在所有国内外蒸馏酒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当然酱香型白酒存放若干年后,酱香型白酒的酱香依旧浓郁,这也是酒精浓度稳定的好处。酱香型白酒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