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的差距为何越来越大?

作者:本站编辑      2025-04-22 09:08:16     0
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的差距为何越来越大?

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的差距为何越来越大?

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被称为广东电器领域的双杰,前者位于珠海市,后者位于佛山市,如今均是民企,同样是职业经理人掌舵,两者之间的业务几乎重合。 相似的企业往往被拿来对比。 从营收来看,2015年时,两者之间的差距还很小,但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的营收是格力电器的2.17倍。 从归属净利润来看,2015年时,格力电器比美的集团略低一点点,并在后4年反超美的集团,但在2024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的归属净利润是格力电器的1.44倍。 一句话总结就是,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为什么十年前两家势均力敌的企业,十年后的差距越来越大? 笔者认为(仅为个人观点),是新时代下,爆品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差别。 先来看美的集团,2012年,方洪波出任董事长后,就开始了爆品打造的学习及应用。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砍SKU。2012年之前,美的集团收购了很多品牌,比较出名的有小天鹅洗衣机,这些收购导致公司SKU数量暴增,利润率下降。 方洪波直接砍掉了三分之二的产品,为什么要砍得这么狠?因为一家企业80%的利润一般是由20%的产品贡献的。 第二个,赛马机制。虽然砍掉了三分之二的SKU,但剩下的产品也不能躺平,而是继续竞争,美的集团实施“数一数二”战略,即子品类达不到行业“数一数二”目标,就面临被“减”的风险。 用“以产品为中心”的爆品战略,让美的集团稳步提升。反观格力电器,除了格力空调这款核心产品外,其他一个能打的产品都没有。 同样也是2012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掌舵格力电器的发展。 2015年,格力电器推出了格力手机,低配高价再加上开机用董明珠的个人照片,年销量不及小米手机的日销量,后来慢慢没了声音。 2016年,董明珠欲收购银隆,进军新能源领域,遭到董事会否决,后来还是以18.28亿元拿下控股权,格力电器2022年报显示,该企业一年内缩水近20亿元。 近几年格力电器上热搜,几乎全跟董明珠个人有关,跟产品没什么关系,好不容易有产品上了热搜,冰箱,是因为董明珠的“过度宣传”,玫瑰空调,是因为被大家吐槽审美不在线。 总之,一言难尽。 方洪波属于爆品主义,身在幕后,用一款款爆品打造一艘航母。而董明珠属于英雄主义,冲锋陷阵,用一个火车头带动身后无数列车。 在新时代,爆品主义是主流,个人英雄主义只是点缀。 与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共勉!#创业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