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时节,赤水河谷“红缨子”高粱丰收,赤水河由浊而清,又是一年下沙时。
每年此时,茅台河谷水雾蒸腾袅绕,在弥漫扑鼻的粮香中,新一年度的茅台酒生产开启了。
来到百年酒业一探“下沙”的奥秘。
茅台酒制酒生产每年两次投料,“下沙”是第一次,是全年生产的开局,
也是茅台酒三大原料一-高粱、小麦、水在酿造过程中的首次相遇,下沙投入全年所用高粱总量的50%。
这一轮不产基酒,工序包括高粱破碎、润粮、蒸粮、摊晾拌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其中润粮尤为关键。
恰此时,制酒的润粮场景吸引了着我们的目光。红沙飞舞、水汽蒸腾,翻锨声交织起伏······为什么称为“润”?
看了现场终于明白了,就是让水分通过人工的多次翻拌操作慢慢润入粮食,润物细无声呀!

大概数了一下,一个粮堆要翻拌上百次,一天下来,这样的动作要重复上千次,这也是制酒所有工序中体力消耗最大的。
润粮,体力不是最大考验,对工艺的掌握和细节的把控更甚。要精准把握投水量和温度等工艺标准,也要做好人员配合、翻粮方法等细节,让每一粒高粱都吸水均匀。
高粱膨胀度、饱满度好,粮堆香味、湿度、温度正常,才算润到实处。润粮润的好,全年生产才能有保障


坚守工艺、抓实细节小编为你们打call!
研究酱香酒用高粱蒸煮香气,可以帮助我们科学认识酱香酒为什么香,香从哪里来,对保障酱香酒的风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重阳为令,下沙以启。
茅台人恪守传承的工艺与一丝不苟的精细操作,同时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和指导,为新一年度的美好酿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