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芯片行业或许更应该警惕青年危机!

作者:本站编辑      2025-03-19 23:39:38     0
芯片行业或许更应该警惕青年危机!

芯片行业或许更应该警惕青年危机!

就芯片行业来说,考虑职业的特殊性,我认为中年危机的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年危机”! 先说中年危机,芯片行业工作难度大,成长周期长,一个芯片研发工程师大约需要3年的工作时间,才能熟悉芯片研发的全部流程;对于DE来说,动则2年左右的研发周期,想要独立承担项目,积累流片经验,普遍需要3-5年。 以26岁硕士毕业为例,30岁时,通常承担着基层的主力工作,想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也需要3-5年的积累,35岁的年纪,正是技术、经验和精力值的顶峰,是一个芯片研发工程师最能产出的年纪。 对于市场部门来说,35岁左右,是人脉资源和技术经验兼顾的年纪,一个自带客户资源的市场工程师无疑是各家公司争抢的对象。 整体来说30-40岁是芯片工程师最有价值的年纪! 芯片行业的入门门槛高,培养周期长,减轻了中年危机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青年危机的弊端! 近年来,芯片公司裁员的现象比比皆是,但需要注意,除了部分公司直接裁撤整个业务部门外,大多数公司裁员的对象都是工作两年以内的职场新人。同时,芯片公司大规模缩减招聘名额,甚至不少公司都明确不招应届生,这个现象我们不妨称之为“青年危机”。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芯片行业不景气,所有人都不能幸免;其次,受此前“芯片热潮”的影响,应届生的起薪待遇高,薪资倒挂更是常态;最后,再结合芯片行业成长周期长的特点,工作2年内的员工基本没有核心竞争力,当企业决定要“降本增效”时,高薪低产出的员工必然首当其冲。 在芯片行情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用与应届生相差无几的薪资招聘到一个能快速创造价值的老员工,省去了漫长的培养周期,对于芯片公司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青年危机”的影响下,新人进入芯片行业的机会明显减少,对“青年危机”的担忧,也势必减退年轻人进入芯片行业的激情,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芯片行业老员工的数量占比越来越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都会被抬高,届时,即便芯片公司想要卡35岁的招聘年龄,也会面临候选人相对不足的尴尬情况。 几年前,大量的新人涌进了芯片行业,持续的市场低迷,必然会淘汰一大批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人,直到下一个芯片行业的上行周期出现。对于老员工来说,当下次行业周期大爆发时,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也必然再次成为稀缺的资源,所谓的中年危机的影响也必然再次被淡化。 #芯片 #芯片工程师 #中年危机 #35岁危机 #未来职业趋势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