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广西农担公司创新赋能农业优势产业打造乡村振兴“金钥匙”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2-02 13:37:08     63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2022年,在自治区财政厅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找准助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以农业产业链为抓手,多措并举赋能广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截至12月末,广西农担公司与53家区内外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累计撬动金融资本超过136亿元,重点支持糖蔗料、六堡茶、生猪、生丝、林业等广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优势特色产业经营主体超过3.4万户,在保1.5万户,金额51.9亿元,为助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贡献了农担智慧和农担方案。




   创新支持模式,助力端稳“糖罐子”

广西食糖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6成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糖罐子”。广西农担公司主动作为,瞄准糖业发展痛点难点,积极引导和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广西糖业。一是汇集“银担企”合力。与区内重点糖企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总对总”协调、“分对分”落实机制。开展榨季“攻坚月”活动,结合榨季资金需求特点,将榨季工作列为公司重点督办事项,纳入绩效考核,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优先处理、优先审查、优先放款。发挥合作银行服务网点多、人员多、贴近蔗区的优势,银担企三方强强联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二是推出糖业专属产品。针对糖料蔗结算款结算周期缩短,糖企资金需求紧迫等问题,创新推出糖业专属产品“桂农担—甜蜜保”,在全国首创“担保+银行+糖企+蔗农”的“1+1+1+N”模式,弱化反担保措施,将服务对象从糖料蔗种植户扩大到甘蔗收购户、农资经销、机耕和机收等糖业全流程涉糖经营主体,服务范围和对象更广。三是叠加多项优惠政策。结合“桂惠贷”政策,将糖业经营主体年担保费率降低至0.5%,综合融资成本低至2.7%,糖业融资成本达到近10年新低,累计引导银行金融资本超过60亿元支持糖业高质量发展,为涉糖经营主体节约综合融资成本1.68亿元。

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把“小叶子”做成“大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要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广西农担公司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紧抓六堡茶关键环节提供精准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一是主动上门服务。为支持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广西农担公司联合政银担三方,主动上门为茶农茶企讲解政策,实现六堡镇16个行政村农业信贷担保全覆盖。二是建立“融资身份证”。为打破六堡茶经营主体融资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专门出台六堡茶经营主体“建档立卡”政策,为每个经营主体建立“融资身份证”,精准服务六堡茶经营主体。三是积极探索“党建+财政+担保”。进一步下沉服务,率先在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和山坪村成立农担工作服务站,形成覆盖全市、运行高效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推动解决当地农业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12月末,已累计支持六堡茶产业担保贷款264户,金额超过1.09亿元,累计撬动金融资本超过4.5亿元投入六堡茶产业。

创新合作模式,助力守住“菜篮子”

“猪粮天下安”,生猪产业关乎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全力支持生猪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菜篮子”,稳住生猪企业的“钱袋子”,广西农担公司积极做好生猪养殖担保工作。一是加强“企担”业务合作。加强与生猪养殖、饲料生产等重点龙头企业开展上下游业务合作,先后与力源集团、双胞胎集团、新希望集团、海大集团等16家国内重点生猪养殖和饲料生产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大力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促进“银担”业务融合。积极协调合作银行采取延期还贷、续贷等措施,为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生猪养殖户和饲料经销商复工复产、转型升级提供了帮助。截至12月末,累计支持生猪养猪户2605户,担保金额17.55亿元,在保户数1744户,金额9.88亿元。三是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衡。推广“公司+农户”合同代养或放养模式,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联结机制,引导生猪养殖散户与龙头企业合作,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可控平衡。

 2022年,广西农担公司扎根基层,深耕农业,经过不懈地努力与探索,精准服务当地产业融资需求,将财金协同支农利好政策滴灌到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下一步,广西农担公司将不断创新探索财政金融支农新模式,打好特色产品组合拳,全力做好广西特色农业产业这篇文章,为乡村振兴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编辑:厅办公室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