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提梁壶】\n战国\n荆州雨台山 M480出土\n \n从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的角度证实,两千多年前的楚国,酿酒技艺独树一帜,且种类繁多。\n \n通过对大量的文物和史料研究,红酒并不是外国人的专利,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人就酿制红酒。\n古人制酒大都以主食为原料,经过发酵而去其糟后必须过滤。周朝时期,楚国在各诸侯国中酿酒技艺独树一帜,非常精湛,品种比较多,主要有茅香酒、醴酒、瑶浆、琼浆等。\n \n楚国酒品中,最具特色的是茅香酒,即用一种茅香草过滤而成。楚人用青茅过滤的方法酿酒,不但能使酒液清澄纯净,还能让酒液在过滤时带上青茅的特殊芳香气味。\n楚国既有浓度较高的酒,也有浓度较低的酒;既有红酒,也有白酒;既有经过过滤的,也有未经过滤的。\n \n由于“苞茅缩酒”是楚国重要的祭祀仪式,所以管仲率诸侯之师伐楚时,“问罪”的理由之一,就是楚人不向周天子贡奉苞茅,使得周天子不能缩酒祭祀。\n楚人所酿造的酒,是根据人们对酒所需的不同场合和口味而制成的。楚人以酿造和饮用低度的酒为主。\n楚国并非只有茅香酒,还有更为丰富的酒品。据《楚辞·招魂》《楚辞·大招》记载,楚人制造的酒有低度红酒瑶浆酒、低度酒桂酒、椒酒,以及酒精度较高的烈酒——楚沥。其中,烈酒是经多次酿造而成的酒。《楚辞·大招》中就有“四酎并熟”一语,这“四酎”就是指多重酿造法。\n \n“鲁酒薄而邯郸围”的典故表明,楚国已将酒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物资的层面。据战国时期的《庄子·胠箧》记载,楚宣王会见诸侯时,因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送来的酒很淡薄,“楚宣王甚怒”。\n \n从此故事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酒曾是楚国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有学者甚至认为,这场由楚国发动的战争,是古今中外唯一因酒而引发的战争。\n《淮南子》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n这个典故本意是讲鲁酒味淡薄,与赵国本不相干,赵国的国都邯郸反而因此被围,后遂用“鲁酒围邯郸”,比喻无端蒙祸,或莫名其妙受到牵扯株连。\n \n考古发掘与研究证实,从楚墓中发现的酒器在饮食器皿中的比例远远高于列国墓中所见。\n \n除了漆木酒器外,在楚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酒器。在荆州出土了大量的饮酒器,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尊,到战国和秦汉时期大量的漆木酒器,应有尽有。\n \n#吴文化博物馆\n#吴文化博物馆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