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 #葡萄酒知识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葡萄酒的发展简史,看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阶段吧~
提起葡萄酒的产地,总会说起旧世界法国、西班牙等,新世界美国、澳大利亚等;提起葡萄酒的品牌,即使是网络段子也会调侃82年拉菲,奔富等;提起葡萄酒的历史,仿佛都是舶来品,除了会说起拿破仑、酒庄,还会说这个伯爵、那个侯爵。仿佛和中国的关系不大,顶多提一下清末张弼士与烟台张裕。但其实葡萄酒并非是近代舶来品,而是自古有之。
为何国产葡萄酒在中国不强呢?答案只有一个:特殊国情。
百搭的黄酒太强势,豪饮的白酒太强悍,葡萄酒根本不是对手。
科普一下中国葡萄酒简史(古):始源于汉,兴盛于唐,辉煌于元,孱弱于明,复兴于清。
汉代:葡萄的引入
真正有确切记载的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带回了文化交流,还带回了葡萄和酿酒技术。《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从此,葡萄开始在中原大地扎根,葡萄酒酿造也逐渐兴起。
唐代:葡萄酒的兴盛
唐代是葡萄酒发展的黄金时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葡萄酒也更加普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的这句诗生动描绘了唐代葡萄酒的魅力。当时,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多种酿造方法。
元代:葡萄酒的辉煌
在元代,曾经作为可与斗金相提并论的葡萄酒,已经是人人可饮的饮品。汪元亨在散曲《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今》中写道:柴门尽日关,农事经春办。登场禾稼成,满瓮葡萄泛。表明在这个时期,农民也可以饮用葡萄美酒。
明代:葡萄酒发展孱弱
明朝是酿酒业大发展的新时期,酒的品种、产量都大大超过前世。明朝虽也有过酒禁,但大致上是放任私酿私卖的,政府直接向酿酒户、酒铺征税。由于酿酒的普遍,不再设专门管酒务的机构,酒税并入商税。据《明史 食货志》,酒就按“凡商税,三十而取一”的标准征收。这样,极大地促进了蒸馏酒和绍兴酒的发展。而相比之下,葡萄酒则失去了优惠政策的扶持,不再有往日的风光。
清代:葡萄酒的复兴
欧洲得益于大航海时代,借助贸易流通促进了葡萄酒文化的输出。中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不一样,葡萄酒的本土则出现了发展断层。清末民初,伴随着放开海禁,市面上流通的葡萄酒品种明显增多,不仅有国产葡萄酒,还有国外葡萄酒。